陳墨也推辭了起來:“臣歷代皆為宋民,世受國恩,臣雖有功勳但也是託太祖皇帝之威也,晉爵一事,絕不敢當。”
就當蘇、薛兩位老大臣鬆了口氣的時候,吳衍慶又站出來,請求永安帝進封陳墨為魏王。
陳墨再次推辭。
蘇姓老大臣開口道:“安國公承天道,伸大義,素以匡扶宋室為己任.”
這是先給陳墨抬了抬,然後又道:“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今如將安國公晉為王,必遭臣民非議,也會讓天下人誤以為安國公是徐國忠、蘆盛一流,我等即是宋臣,不應該把安國公推到不仁不義之境。”
這話,就有點誅心了,好像陳墨只要晉為王了,就是和徐國忠、蘆盛一路的貨色了。
甚至不仁不義都出來了。
陳墨眼眸微眯,看了蘇老大臣一眼,卻並沒有說話。
吳衍慶聽到這話,鬍子都要氣歪了,趕緊說前說道:“陛下,晉封安國公為王,乃四海臣名的一致心願。”
此話一出,月如煙、夏芷凝、姜離等人,紛紛上前表示贊同。
永安帝看了眼板著臉不說話的陳墨,心中一沉,知道對方是在耍“三辭三讓”這種戲碼了,他哪敢不同意,不過他還是玩了個小把戲,說道:“朕朕.朕也有意為安國公晉爵,可無奈安國公他自己不同意。”
吳衍慶忙道:“晉封安國公為王,乃是天意,乃是民意,怎麼能讓安國公自己謙讓。陛下,安國公謙讓是他品格高尚,但我們可不能耽擱了天意、民意。”
“恭請陛下為安國公晉爵。”
這次,不旦旦是月如煙他們說了,殿外的甲士們,好似聽到了寢殿裡的話一樣,紛紛大聲恭喊了起來,齊聲震天。
殿外侯著宮女太監們,嚇得縮成了團。
永安帝人也嚇傻了,顫顫巍巍地說不出話。
陳墨繼續板著臉,但心裡也有些驚訝。
雖然月如煙他們跟陳墨提過封王的事,但陳墨沒想到,他們竟準備的這麼齊全。
明明今天才進的城,打仗一直打到晚上,時間這麼倉促,這是怎麼安排的。
吳衍慶不愧是老狐狸,連天意、民意都給整出來了。
而陳墨不知道的是,在得知蘆盛死後,吳衍慶他們就知道大事已成,沒有經陳墨同意,就私自安排去了。
說來,若不是天下未定,他們估計都把龍袍給整出來了。
此刻,就算蘇、薛兩位老大臣就算再反對,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就在永安帝要同意的時候。
“太后駕到。”一道尖銳的公鴨嗓般的聲音響起。
皇帝寢殿外,甲士們紛紛讓開一條道路。
太后梁姬在一眾宮女、太監的簇擁下,來到了皇帝寢殿外,但她沒有立刻進去,而是在寢殿外停了下來,恭聲道:“哀家拜見陛下。”
“太后來了,快請進,快請進.”
聽到是太后來了,永安帝一喜,希望梁姬的到來,能給自己分擔一些壓力。
甲士們的餘光不斷的在梁姬的身上掃過,直到梁姬進入寢宮後,方才收了回來。
顯然,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貌美的女子。
他們平常見到的月將軍和夏將軍,他們本以為就是仙女了,可是這位太后娘娘,卻比仙女還美。
“哀家見過陛下。”梁姬進入寢宮後,又對著永安帝行了一禮。
“太后免禮。來人,給太后賜座。”說到給太后賜座的時候,永安帝忽然有些尷尬了起來,因為沒有陳墨點頭,這裡外有誰敢動。
“沒聽到陛下的話嗎?”陳墨回頭喝了一聲。
一名太監被人推進了寢宮,顫顫巍巍的為梁姬搬來一張座椅。
“陛下,這位便是安國公了吧?”梁姬坐了下來,看向開口的陳墨,上下打量了起來。
“臣陳墨,見過太后。”陳墨對著梁姬行了一禮,抬頭看向梁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