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想要回去,而負責值班計程車兵自然就會阻攔。
有計程車兵透過家書,得知家裡的老孃生病了,老爹豐收的時候還不小心摔斷了腿,嫁到別人家的姐姐過得又不好,爹孃沒人照顧,田地裡的糧食沒人收,哪還在豐州呆得下去。
見值班士兵阻攔,直接硬闖了起來,還起了刀兵,見了血。
等淮王他們趕到的時候,已經跑了一兩千人。
甚至有的營,營裡的一千人,全都跑了。
因為營中的校尉,也收到了家裡的來信,而信中內容是勸校尉趕緊回家,說爹孃想他了。
雖然跑的人在淮王全軍數萬人中佔的比例不大,但影響太大了。
家書的事已經傳開了。
淮軍士兵們得知陳墨沒有報復他們的家人,反而善待他們的家人,這讓本來心裡存了死志,想為家人報仇計程車卒們,心中又起了掛念。
他們不敢再為淮王賣命了,畢竟這次陳墨是放過了他們的家人,可下次呢?
他們只想早點回去侍奉爹孃。
所以,對於那些已經逃走的淮軍士卒,同袍們不會把他們當成逃兵,反而是羨慕他們,覺得他們終於可以回去和爹孃團聚了。
淮王一氣之下,又急火攻心暈過去了。
第五浮生的臉色也很難看。
這麼多來自淮州的家書,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兵營中,並在短時間大規模傳播開來。
很顯然,淮軍中滲透進了不少陳軍的細作。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軍中內部不想著怎樣清除陳軍的細作,控制家書的影響,反而開始了爭權。
沒錯,就是爭權。
淮王雖然只是暈過去了,又不是死了,但家書的事,總要有個人處理,而且要儘快,這件事晚處理一個時辰,就影響的越大,而淮王暈過去後,就沒有一個人能下決定的。
有人就提議讓慧夫人來。
但立馬遭到了反對,說女人不能幹政。
於是李家的人就站了出來,說可以讓大殿下楚壽出面。
說大殿下在淮州城的時候,王爺就讓去軍中歷練了,王爺走後,更是把近衛軍交給了大殿下,足可以說明大殿下十分受王爺的信任,可以當此重任。
不過卻遭到了肖、甘兩家的反對,甚至是蕭家的人,也進行了反對。
給出理由也很簡單,說大殿下一直在後方,不清楚軍中的事。
甚至直接揭開了楚壽的傷疤,說他讓近衛軍全軍覆沒,還被陳墨給俘虜了。
在肖、甘兩家聯手的情況下,蕭家也不看好楚壽,使得軍中支援楚壽的人,遠遠沒有反對的人多。
楚策則是淮王的心腹大將,在淮王昏迷的時候,他肯定不能支援任何一方,若不然就等於是直接戰隊某一方了。
也會讓淮王不滿。
第五浮生碰到這種事,也覺得棘手,不好參與進來,只能獨自去做了。
好在淮王沒有昏迷多久,便醒了過來。
得知在自己昏迷的這幾個時辰裡,內部就開始奪權了,淮王鼻子都快要氣歪了,劇烈的咳嗽了起來,掃了眼眾人,怒喝道:“本王還沒死呢,你們就想幹什麼,分家啊?”
不過此刻淮王也意識到,若是自己不在,豈不是要出大亂子,所以必須要定一個自己不在,可以主導全域性的人。
而這個人必須得自己足夠信任才行。
淮王目光掃了眼楚策與第五浮生,不過他也不著急現在就做決定,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