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袁天罡,
卞城王——範師,
泰山王——山魁,
都市王——敖袞,
平等王——玄聖,
轉輪王——道燁。
十大閻王甫一分封完畢,酆都城上空便有一尊青銅神座出現,化作十方神殿,立於十八層地獄之上,鎮守十方,統管陰間各部。
至於其它各部職司,也是各有人族戰死的天驕英傑擔任。
雖然在陰間有了自己的職司,這些人生前也都是人族天驕英傑,可一旦被冊封於陰間同屬,就不能再以個人喜好行事。
陰間自有法度,一切按律行事,比之人間法度更全面,懲罰也更嚴苛,乃至稱得上是嚴酷。
甚至可以說,這是陰間天道,所制定的律法。
在陰間天道形成之前,便由吳明和眾聖捨身之後,自身最純粹的意志所化。
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不是以人代天道,而是眾聖化天道。
縱觀人族歷代英傑天驕,前仆後繼,嘔心瀝血,付出了一切,他們沒有在陰間留名,而是將一切全都貢獻給了這方世界。
什麼超脫天道,什麼長生不老,通通都不重要,都比不上人族大業,傳承延續。
吳明也沒有辜負他們,並未竊據陰間天道,甚至就連自身的一氣三清化身,都舍了,融入了天道之中。
這也是為何,吳明有底氣,敢於上青天,直面四祖的底氣。
此時此刻,他代表不了整個人族,卻是代表了歷代人族先賢英烈,向四祖討一個說法,要一個公道。
我們捨身,值不值?
四祖終究是心念人族,最終歸天,舍了真靈,連轉世輪迴的機會都沒有留,便融入了天道之中,作為對人族最後的遺澤。
透過自身所修持的力量,對沒有了掣肘的天道,進行最後一點影響,使之能夠與陰間天道相融,不分彼此。
這一刻的天道,才是真正的陰陽互通,五行輪轉,自成一界,再也不受外界干擾。
也正是有了這些人的無私奉獻,奠定了此界基石,吳明此時才能放心的分封陰間,將最後的基調定下。
隨著吳明在生死簿上,勾劃出一個個名字,陰間此時也是氣象萬千。
有道家的袁天罡,佛門的道燁,儒家的範師,算是給三教留了點香火情分,對於妖族也沒有趕盡殺絕,給予了玄聖一席之位。
即便是龍族,吳明也將自己的身外化身,靈智復甦之後,那位重新歸來的中古真龍敖袞,列為入了十王之一。
雖然,以吳明現在的實力而言,即便真的直接抹去龍族,也算不得什麼,但終究是念著上天有好生之德,他也是真的欠了一分因果。
無論是敖韻嬋,還是敖袞,這份因果,都不容許他直接抹去龍族的存在。
甚至於,就連魔族,吳明都欠了一分因果。
而這份因果,吳明也償還了,那便是讓魔道融入人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如何容不下魔道?
所謂正邪或正魔,誰又分的清呢?
所以,吳明放過了紫映寒,放了其女兒,沒有秋後算賬,也沒有再追著當年之事不放。
當魔祖魔羅,無論是自己放棄反抗,還是無力反抗,自我湮滅真靈,與三祖一同融入天道之後,這份因果就欠下了。
僅僅是放過紫映寒母女還不算,吳明甚至放開了口子,讓紫月魔族正名為紫月聖族,重新認祖歸宗,成為人族一員,定居崑崙。
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因果,同樣是補充神州天道!
認真而言,移居魔星天淵的人魔一族,並非最早的人族,而是紫月聖族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