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道!
區區兩字,道盡了道統之爭的殘酷。
有別於聖道之爭,而是更加殘酷,綿延不絕,融入傳承裡的競奪!
儒家和道家,自無數年前兩家祖師創道之初,便傳下來的仇怨,早已凌駕於任何私怨之上。
誰對誰錯,如今早已分不清。
魏曲陽斬出了一劍,沒有任何留手,若吳明沒有看清,下場絕對好不到哪兒去。
但他看清了,因果也斷了,卻也留下了另一種因果。
縱然魏家還要報仇,有他這一劍的情分在,吳明也會手下留情。
甚至於,若有人敢籍此打壓魏家,吳明還會出手幫襯一二。
畢竟,這一劍不僅斬的是因果,更斬了那位國師至元道君一劍,這可是不小的人情。
若放在平時,魏曲陽拼了老命的一劍,即便能撼動這位聖者大能,卻也達不到如今的程度。
但偏偏就在此前,天下第一劍仙李青歌,不知因何緣由,持劍打上了閬中天宮院。
雖然緣由和結果如何,外人無從得知,但看天地變色,乾坤倒轉之象,便知兩人交手到了何等激烈的程度。
寧惹至尊劍仙,莫犯道爺天顏!
這傳遍神州的偈語,可並不代表劍仙不如這位道爺,而是前者高傲,性格孤僻,為劍而生,輕易不會出劍。
放眼天下,也就吳明惹了對方機會,刺激的李青歌兩次出劍,卻都沒有成。
但那有太多的巧合,也是因為對方隨手一劍,可若因此小覷了這位天下第一劍仙,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位既然出手,即便至元道君再強,也絕難全身而退。
再被魏曲陽補上這斬身、斬道、斬因果的至強一劍,即便還有餘力找吳明的麻煩,也不可能全力以赴。
巔峰狀態的至元道君和身心受創的至元道君,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魏曲陽幫了吳明大忙。
雖有道統之爭的成分在,卻也是人情,同樣是陸九淵的遺澤!
吳明得承情,因為魏曲陽如此做,確實讓他此行變得更輕鬆,也有餘力去做其它事情。
不但如此,濮雎兒付出一顆聖佛舍利的代價,讓他幫忙接應廖鳧之事,如今已然算是成功了。
此前追殺那青年,除了報當年七星批命之仇外,也有為陸九淵出一口氣的成分在,當然也是要拿回七星冷月刀。
哪怕是斷刀,也不能留在此人之手,這可是當年在東海龍焰島,以命搏來的寶刀,縱然斷了,也不能遺失在外。
當然,也並非現在就要殺那青年,但若不如此,不足以吸引那位至元道君的注意力。
反正吳明自己是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再多一件,情形也壞不到哪兒去。
也唯有如此,才能將天宮院佈置的人手大亂,那青年也是追殺廖鳧的主力軍之一,更是此番串聯各方,居中排程的指揮者。
但其被龍魁追殺,卻沒有任何幫手前來,顯然也是遭了賭鬼的算計。
那位至元道君雖強,算盡蒼生,卻無法盡掌人心,哪裡又曾料到,賭鬼拼命一搏,也要出一口惡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