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君塵等人的魔鬼訓練,正進行的如火如荼。
“報——”一名金甲侍衛騎著馬賓士而來。
“何事?”滿頭大汗一身狼狽的君塵,眉頭微微一挑,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王爺,一封皇室絕密信件,但好像是我北蕭皇族的信件!”金甲侍衛畢恭畢敬將信件遞交到君塵手中。
君塵將信件撕開,信上寫到:
一字並肩王,朕是北蕭新君蕭鳴衝,朕與父皇返回國都途中,遭到兩股不明勢力襲殺,大齊帝朝的那群賤人,見風使舵,與兩股勢力達成協議,將父皇殺害,並意圖顛覆我北蕭。
朕在父皇拼死相互之下,死裡逃生,回到國都繼承帝位。朕在北蕭忠臣的幫助下,攜北蕭氣運之力,勉強死守國都。
唇亡則齒寒,還望王不計前嫌,速救!
“山雨欲來風滿樓,大事不妙了!”君塵眉頭緊鎖。
聽到大陳的死對頭,北蕭文帝蕭景濤的死訊,君塵非但一點愉悅的心情都沒有,反而神色十分凝重。不錯,唇亡則齒寒,如果北蕭被大齊和這兩股不明勢力顛覆,那麼大陳的覆亡,也就不遠了。
對於天下局勢,君塵有著先天的直覺和敏銳,掏出先皇陳武帝御賜的免死金牌:“持此令,傳本王口諭,調動全國兵馬,速速趕往北蕭馳援!”
“諾!”金甲侍衛接過免死金牌,騎著馬急速離去。
“調動全國兵馬?”公孫宇眉頭一皺,這可不是一個好訊號,歷朝歷代無論是誰,沒有皇帝親口允許,無論成功與否,都是為禍之道。
再說了北蕭現在情況,是否真如信上所言,還是另一回事。萬一有詐,中了北蕭的離間計,擅自調動全國兵馬,這可是比謀反還不能讓皇帝接受的大忌。
君塵將信件遞給公孫宇。
公孫宇仔細檢視信件,確定信件為真之後,方才看信上內容。看完之後公孫宇道:“王爺,您的果決,若是為帝,沒有絲毫問題;但是為人臣子,還是過於武斷了。”
“本王明白,本王的直覺一向很準。”君塵抬頭望向天空,“這次恐怕整個升龍之地的天,都要變了!這是一個訊號,外來勢力已經開始著手,對我們這些本土勢力進行清掃了。”
孟兮瑤走過來十分凝重道:“本尊剛才問過血影在北蕭的聯絡點,北蕭的確大亂了,蕭景濤身死,蕭鳴衝稱帝死守國都!”
公孫宇道:“不若王爺親手書一封密信,上奏皇上?”
“不必,反正是先斬後奏了。”君塵道,“公孫宇你即刻召集兵馬禹城所有兵馬,先行趕往大陳與北蕭邊境。本王親自趕往京師承天,詢問上意!”
“如此也好,只是萬一皇上不想出兵呢?”公孫宇還是覺得事情不簡單,希望謀定而後動。
但君塵的性子,公孫宇跟了他這麼多年,十分清楚,怕是說了也沒有。不過還真別說,君塵對天下局勢的把握,還真是從未出過偏差。
“他會答應出兵的。”君塵語氣不容置疑,“本王是為了大陳,若此刻北蕭覆亡,天下將化為一片散沙,被各個擊破!所以此次必須前去救援,而且事不宜遲,越快越好。”
“好!”公孫宇點頭提醒道,“那大陳境內的宗門是否需要通知?”
“通知!”君塵點頭,若是公孫宇不說,還真忘了有個同盟協定呢!這樣更好,只有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家擰成一股繩,才能夠共渡這場腥風血雨。
……
京師承天。
金鑾殿中,陳天雲端坐在龍椅上,拿著北蕭送來的絕密信件,問文武群臣:“按理說蕭文帝死了,北蕭也即將覆滅,朕的大仇得報,心裡應該萬分高興,但朕不知為何,怎麼都高興不起來,諸位愛卿發表一下意見吧!”
天下兵馬大元帥趙靈龍出列道:“百年來,北蕭一直禍亂我大陳,末將認為此乃天賜良機,我們應該再次揮師兵伐北蕭,收復失地,並開疆闢土壯大我大陳聲威!”
陳天雲一聽,目光一閃,似有一些意動剛準備說話,便被一聲呵斥打斷。
“如此短見!”丞相徐謙出列。
若是自己沒見過司馬琛,沒見過乾兵出世匯聚的那麼多天下英豪,徐謙定然也會建議皇帝出兵北伐,但正因為見識了天下的廣大,他才能跳出世俗的眼光,變成觀天下大勢的格局。
徐謙道:“啟稟皇上,老臣認為,我們應當答應北蕭的請求,立即發兵前去北蕭國都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