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雖然自信的告訴天下,幷州不養閒人。
可是反過來想,他們也太累了。
“王老將軍是說,孤給幷州的壓力太大了?”言晏抬頭看向王翦問道。
與其說是在問王翦,不如說是在問他本心。
王翦沒有回答,他知道自己也不用回答。
言晏的聰明是天下公認的,這些事不用他去開口,言晏自己也會看得到。
只是當局者迷。
“以前的幷州一窮二白,所以需要拼了命的去創造出屬於幷州自己的財富。”
“但是現在,北境無戰事,幷州之強盛,天下皆知。”
“幷州百姓也該安定下來,去享受生活,享受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盛世。”
王翦繼續說著。
“受教了!”言晏恭敬地行了一禮,茫然的起身,離開了王家。
王翦回禮,目送著言晏蕭瑟的背影從自己視野中消散。
“父親!”王賁也出現在了王翦身邊。
“你是疑惑,我為什麼不把這些告訴陛下?”王翦知道王賁想說什麼。
“嗯!”王賁點頭。
他們看得很清楚,所以選擇了明哲保身。
這也是王家的選擇,卻不知道王翦為什麼要告訴言晏這些。
“因為玄武帝君聽得進勸,而陛下聽不進啊,秦國和幷州也不一樣!”王翦嘆了口氣。
嬴政的驕傲是超出所有人的預料的,他想做的事,沒有人能勸得住。
而且正如他說的,秦國和幷州也不一樣。
幷州上下對言晏是言聽計從,言晏想做什麼,舉國上下都只會盲從。
秦國則不是如此,現在的秦國是七國組成的全新的秦國,內部的矛盾也太多太多了,嬴政雖然將權利收回了中央,但是咸陽的命令真的能不擇不扣的抵達鄉里?
在命令傳達的過程中,但凡有人惡意曲解,那麼只會讓民怨積厚。
而這也是毋庸置疑的,咸陽的命令傳達下去,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哪怕咸陽的政令初衷是為了百姓好,可是到了下邊就未必能如願了。
最重要的是,秦國自孝公以來,一直憋著一口氣,要完成天下的一統。
可是作為勝利者,秦人得到了什麼呢?
與六國百姓的平起平坐是秦人想要的?
他們作為勝利方,他們沒有得到自己的人上人的地位和待遇,甚至還不如那些戰敗方百姓。
因此,秦人對公室也失去了以往的那種信任,也滋生了不滿的情緒。
而六國戰敗百姓,他們擔心咸陽不會將他們平等對待,會將他們變為奴隸,也會戰戰兢兢。
這就導致了秦國在對待六國上,儘可能給予了最大的優待。
這也就使得秦人與公室朝堂離心離德,陷入了一個死迴圈。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可是秦人歷經六代的努力,作為勝者,他們本就該享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