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白靈忍不住哀嘆。
儘管那個星球出現不過三分鐘,但透過影像表現出來的卻是迥異於地球的生態環境,讓人嘖嘖稱奇。
這樣一顆美麗的星球,就要被毀滅了。
地球是否也會因此被毀滅呢?
放映廳裡靜寂無聲,白靈在剛進電影院的時候,還看到幾個帶著小孩來看電影的家長。
按照過往的經歷,白靈覺得這些熊孩子肯定會十分吵鬧,影響觀看體驗。
但實際上在觀影的時候,除了最開始還有小孩不知分寸的聲音,到後面,完全就是寂靜無聲的。
這樣的畫面,本身對於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就是一次震撼吧。
巨幕上。
奇點炸彈從戰艦中飛出。
那是一個微型黑洞,來自宇宙創世之初,是大爆炸前的奇點宇宙的微縮模型。
在交戰之中,無論是碳基聯邦還是矽基帝國,都打撈了大量這種微型黑洞,這是銀河系中最具有威懾力的武器之一,是迄今為止唯一能夠摧毀恆星的武器。
白靈看到一個直徑幾百米的,散發著幽光的球體。
球體沿著力場加速,直接射入了恆星表面火焰的海洋,同時,束縛住它的力場也蒸發消失。
只一瞬間,恆星表面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坑洞。
物質被吸入黑洞,形成了一個刺目耀眼的光球。
能量的洪流噴湧,就像是一枚戒指。
整個恆星逐漸暗淡下去。
只剩下一個直徑幾百萬公里的大漩渦,在旋渦正中央,是一片深邃的區域。
從外部看,恆星的色彩正在緩慢變化,從淺紅變成明黃,又從明黃變成鮮豔的綠色,從綠變為碧藍,最後,變成恐怖的紫色。
整顆恆星就像是一個忍受著苦痛的靈魂。
彷彿聽到了一聲哀嘆。
這顆恆星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走完了它未來幾十億年的旅程。
影片足足用了十分鐘來仔細刻畫這一顆行星的毀滅過程,對於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而言,十分鐘已經很漫長了。
但對於一個文明來說,十分鐘,又顯得太過短暫。
碳基聯邦的艦隊看到這一幕,也產生了爭執。
“又一個生命世界毀滅了,像烈日下的露珠。”
“那您就想想偉大的第二旋臂戰役,當兩千多顆超新星被引爆時,有十二萬個這樣的世界同碳矽雙方的艦隊一起化為蒸汽。閣下,時至今日,我們應該超越這種無謂的多愁善感了。”
“這種對行星表面取隨機點的檢測方式是不可靠的,可能漏掉行星表面的文明特徵,我們應該進行面積檢測。”
最高執政官終結了討論。
他們要摧毀的恆星有上億顆,其中估計有超過一千萬個行星系,行星數量可能多達五千萬顆,對每顆行星進行面積檢測是不現實的。
“我們只能祈禱隔離帶中那些可能存在的文明在其星球表面的分佈儘量均勻了。”
他說道。
鏡頭拉遠,漫天的星光照耀,鄉村教師的課程卻已經是到了最後的關頭。
“......下面我們講牛頓第二定律......”
老師心急如焚,想要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孩子們多講一些。
“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
他儘可能以簡潔而通俗的方式講解著這個定律,他驚訝於自己的頭腦竟然竟然會如此清晰。
鏡頭沒有給老師,也沒有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