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消融,卻是快到了初春。
幾日前,易楓送走了鈴兒後便帶著姚老頭和影子等其他一千刺客出了山關。
待初春之時便是溟梓捲土重來之時,再來便是排山倒海,以山關目前的能力卻是難以抵擋。
易楓思量後決定先聲奪人,率先出手才能在夾縫之中求一絲生機。
但對誰先出手便是一番講究。易楓並不信任影子,用影子最好是將其置於眼皮底下。
如此易楓便帶上了姚老頭領著影子等千人先對梓軍下手。
溟軍中有範舉,易楓思量下決定先不與溟軍相爭,如此便對梓吧。若能劫得糧草或斬殺敵將也能暫時讓梓軍撤退,如此單獨一個溟軍壓力倒是小了不少。
易楓的算盤打得巧妙,但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何洞知對方糧草的路線。
百般思考,易楓想出了個不是辦法的笨辦法。初春溟梓將會捲土重來,往前推冬末之時糧草就應該抵達。再觀察積雪已經開始消融,如此那運壓糧草的車馬也可前行了。
易楓明白,只要找到梓軍駐地再往外推算個幾十公里左右,將那駐地幾十公里外的官道再分析後排除,剩下的再派人檢視便極有可能洞悉糧草方向。如此幾十公里的時間便夠易楓等人作為了。
如此,當前關鍵是尋到那梓軍駐地。
“王上,你說那梓軍是如何過冬的?”影子在旁出聲詢問。
“不知。”易楓直言,卻是真的不知。若他們如溟軍一般還有糧倉便可不必退軍,退出了啟軍的視野只能說明他們的糧草卻是付之一炬。
此地型又多是叢山峻嶺再加上大雪封山卻是不可能退回梓國,如此殺戰馬、打獵都有可能。熬過冬便迎來梓國的糧草,如此脫出啟軍的視線隱蔽卻是不得不為之。
只是那近十萬的人數又能躲到哪去?
易楓皺著眉看著地圖,手指不經意的滑動著,似乎再尋那可能出現的地方。
最後,易楓的手指停下了。地形多是叢山峻嶺雖封了路但也提供了天然的隱蔽點,如此卻是大海撈針。
“王上,我有想法。”姚老頭似乎看出了易楓的困惑。
易楓聞言一喜:“說。”
姚老頭整理了下思路才說道:“那梓軍因雪封不能回梓國,而糧草又被我們所燒,如此生計便成了首要問題。”
易楓點點頭,這雖是擺在明面上的,但卻是如今的形式。
姚老頭也不直接言語,而是帶著些提點的意味,“王上,生計成了問題便要尋生計,那何地能供數萬人的生計呢?”
易楓沉思卻靈光一閃,“河!”
是了,冬雪封了山也冰了河,但河流中仍有魚蝦可以裹腹。再者這林間的陸上動物也是多居於河邊,或飲水或獵食。如此大河邊雖不足以養活數萬人但加以戰馬等卻是能勉強苟活。
不,再細想,再細想!數萬人不必拘於一地,一河近萬人即可,其他人可再尋其它的河。
想到這,易楓笑了。要有山勢掩護又有河流旁落這種地方範圍倒是小了。
易楓再看地圖,最後卻確立了兩處。一處是傍山的大河,而另一處河流雖小但勝在多也挨的近。梓軍極有可能就在一地或者兩地都有。
最後,易楓決定去往那河流小但眾多之地察看一番。無他,即使兩地都有,那大河比起小河卻不好捕獵,人也越是稀少。若只藏身一處,那小河那邊便極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