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上有三帝八皇,三帝即為夏、虞、靖,而八皇便是那風、蕭、沐、羽、梓、圭、啼、溟。
如今隨著靖國三分後的紛爭也迎來了亂世。夏虞紛爭不斷,啼又為夏馬首是瞻,而夏虞的紛爭之處便到了風;溟梓也試圖效仿夏虞,對啟也是摩拳擦掌;沐蕭之間也是紛爭不斷,除了那居於大陸中央地帶的羽不敢妄動外,只剩下那不為人所熟知的圭還未加入這場紛爭。
易楓至從第一次見葉清川起就沒有小看對方,當穆塵告知那葉清川是葉府之人後,易楓更是不敢小覷。一個有著不可計年底蘊的葉府,一個敢於與三帝之一的靖國叫板的葉清川,他們,又豈是可小覷的。
再者,那葉清輝,易楓與其在羽見面之時那半仙老者便跟隨在其身邊。而當時葉清輝要自己幫忙的便是打擊玄宗的勢力,結合周利所說,易楓也猜到那葉清輝在玄宗地位不低,甚至玄宗都有可能是葉清輝的,而他只不過是取回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已。
一個很有可能是玄宗少主的葉清輝居然對葉清川言聽計從,其中的貓膩卻是耐人尋味。
但易楓之前所想僅僅到此而已,這已經被察覺的易楓也沒有心情再去證實。
直到靖國出兵打楚,大陸的動盪一觸激發後,八皇之一的圭國引起了易楓的注意。
大爭之世,各強國都想借此動盪分一杯羹,除了那被迫捲入夏虞紛爭的風國與那處於中央四周環敵不敢妄動的羽國外,八皇其餘各國皆是主動出擊,除了圭國。
神秘、不為外人所知,這就是圭國。不知為何,說到圭國易楓腦海總是不可遏制的想到玄宗。兩者一般的神秘,一般的不為外人所知。
那從上古至今一直存在的葉府,手段又豈是他人所能想象的。
但這一切也僅僅只是易楓的猜測。好在,葉清川給了易楓回覆。
這便是易楓的底氣。
幾日,至易楓轟趕了溟與梓的使者後,山關裡的眾人開始收斂軍隊,加強鞏固。因為他們知道,一場硬仗不可避免。
易楓此間也在不斷思索,那葉清川的助力終是外力,自身的強大才能讓溟梓兩國收攏心思,真正的畏懼。
好在這山關也是個易守難攻之地,易楓也算佔了地利。
一場雪落下,報來了時節,十一月底,終是入了冬。
極目遠眺,山關兩邊連綿的群山變得銀裝素裹。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山腰間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柏樹上,掛滿了蓬鬆松沉甸甸的雪球兒。一陣風吹來,樹木輕輕地搖晃著,銀條兒和雪球兒接連著簌簌落落地抖落下來。
天幕,低垂,整個山關格外清冷。寒流卷著鵝毛大雪呼嘯而至,轟鳴似雷霆滾過,松林澎湃如驚濤擊岸,唐柳銀折光潔的枝條在狂風中掙扎,發出淒厲的尖叫。遠山近嶺如披玉甲,更有千樹“梨花“競相開放。山關前的戰場,卻是馬嘶金鳴、戈戟鏗鏘,溟梓的軍隊駐軍在了那肉眼所見之處,他們這般是要給易楓以及其他人心靈上一次重擊。但沙場的男兒又豈知恐懼是為何物?
易楓此時立於山關城牆之上遠望著那溟梓的營帳,眼裡卻是道道陰狠與痛恨。
葉清川那般遲遲沒有訊息,但易楓也不願再多等待。此次入冬的大雪就是上天的助力。
易楓的身後是姚老頭、三娘與那一千先天。
能否暫時解這山關之圍,便只能看今晚。
夜色下,易楓等人分撥兩路分別去那溟軍駐地與梓軍駐地。
入夜,溟軍駐地依舊燈火通明。巡邏的甲士一列列的不斷巡視,卻是不敢大意。
易楓和姚老頭以及其他五百先天躲在一土丘之後靜靜的觀察著溟軍情況。
偷襲,這是易楓能想到的暫解山關之圍的方法。又恰逢大雪,若能毀掉對方糧草,山關便能得以喘息。
但僅易楓和陶老闆夜探還好說,五百人入溟軍駐地破壞,難度卻不是小數。再加上溟駐軍就在山關眼皮子底下,雖說是想噁心易楓等人,但防守肯定是更加森嚴。
如此,也只能靜待機會了。
易楓貓在土丘後看著巡邏的甲士,試圖摸清對方的規律。
好在幾番努力後,易楓也摸清了門道。自知五百人不能一次入那溟軍駐地,易楓便讓眾人各自組成十人小組分批入內。再未找到糧草存放之地之前不準輕舉妄動。
待找到糧草之後,一火燒掉,再製造混亂,藉機脫身。
計劃合情合理,那千人先天便各自組了十人小組,一個個的接著機會貓進了溟軍駐地。
待最後一組走掉,易楓和姚老頭對視一眼,幾個閃身也入了溟軍駐地。
進了溟軍駐地,易楓不似那五百人去尋糧草之地,而是帶著姚老頭閃到了中軍帳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