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吳天隱藏在黑域森林一座峽谷邊,這裡距離黑谷不遠,魔氣非常的濃郁,而且幽冥獸很少靠近。
這黑谷雖然被人攻克了,拿走一把黑刀,但一些天然的地勢並沒有破除,對那些魔將魔王雖然沒有阻礙,但魔將之下還是非常危險,而且寶物已失,雖然無數年來也誕生不少寶物,每隔一斷時間也會有魔王魔將之類的來取,所以那些地勢儲存得比較完善。
這一層的幽冥獸想取取不了,另一層的幽冥獸需等寶物成長到一定時間才會來取,所以一般時間黑谷比較平靜,這也是吳天選擇此處的原因。
三年時間,當年赤離留的那道劍傷早已癒合,吳天不但鞏固了圖騰境的根基,法象怒目一面已徹底固實,心念一動就可化體,而且慈悲一面也已顯化,只差一步就能跟怒目一面一樣凝實。
只是人面始終比較模糊,此時吳天顯化出的法象看著是三頭六臂,只有兩首四臂已化體,另一首雙臂還是很模糊的。
圖騰境顯化跟丹海境顯化神通不同,丹海境再凝視終究不是真體,而圖騰境顯化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實道體,兩者有本質的區別,所發揮的戰力更是天壤之別。
而他所悟到的火之一道也更進一步,已經大部分成白色了,吳三覺得在圖騰境有望小成,估計不需要太久。
那門赤離的《藏氣劍決》也已入門,體內能蘊含三道劍氣,每一道劍氣都無比的強大,被他當成殺手鐧,讓他多了張底牌。
可惜每一道劍氣都讓他消耗巨大,估計三道劍氣一發,他就得筋疲力盡了。
吳天並沒有急著出去,雖然一味閉關對成長有限,以戰養戰方是最迅速的成長方式,只有在一次次死境中突破,那種險死還生對心境的考驗非常殘酷,是最容易激發人體潛力的,成長的腳步自然非常迅速,就像吳天之前一樣,一次次的在死亡邊沿掙扎,他修行的速度可說一日千里,從踏上這條路到如今不過短短不到五年,除了在天璇那一年多時間外,基本都是一人在掙扎拼搏,這進化的速度就是那些頂級神土都咂舌。
不過凡事講究張馳有度,一味以戰養戰,雖能迅速成長,卻也留下隱患,對根基的牢實度不夠,將來會有大危害。
吳天也是認清這一點,所以他耐著性子,這三年來沒再提升境界,而是一直在消化那些感悟,特別是幾次天劫,靜下心來細細回味,吸取不足之處。
從經脈到圖騰,幾乎是重新修行一遍,讓吳天發現了很多不足之處,以前一直忽視了,或者沒太在意。
比如經脈期好幾條都留有瑕疵,當初開通時沒有一氣呵成,對經脈運作靈氣有細微的滯留,雖然不細心體悟根本感覺不出來。
還有丹海鞏固得也並沒有太徹底,若靜下心來好好細修,丹海境的實力還能再進一步,可惜現在才發現不足。
這就是散修跟那些道統弟子的區別,有名師指點,可心少走很多彎路,也虧了千千公主耐心的教導了吳天一年,否則他根本沒那麼快走到今天這一步。
不過現在發現也不算太晚,還能補救,畢竟吳天還在圖騰境,圖騰境說穿了還是以丹海為根基,不像達到三尸境後,體內化出另外兩個丹海,那時再想重修根基就不可能了。
雖然任何一個高境界皆能返修之前的境界,比如神境重修經脈,都可以把以往的境界提升到極致,可這用處並不大了,道體已成形,改變沒多大的意義。
就好像上學,你一個高中生大學生重新考一年級試卷,輕輕鬆鬆考個100分,但和人家一級年考100分意義相同嗎?這是天賦潛力的性質,你能在每一個階段走到極致,代表你的潛力,能走得更遠。
吳天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回爐”,耐心的補全以往的不足,把經脈丹海重修到了極致,再能進一步了。
只是讓他哭笑不得的是,重修間不知不覺又悟到了力之道,加上火之道和情之道,初入圖騰的吳天已經悟到了三條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