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知道是這昨天朝會的餘波,感覺裡面有很多隱情,但想不透,沒有多說,說了聲‘知道了’,便離開了茶樓。
周正出了茶樓,徑直來到週記,週記的開售已經結束,劉六轍十分興奮的與周正上了二樓,彙報著這段時間的收入。
他道:“二少爺,這段時間,咱們少說也賺了三千兩,到年底,賬本回過來,或許能有一萬兩!”
一萬兩啊,周家所有的家當加起來都沒有!這對周家來說,是一筆巨資!
周正對這賺錢速度不滿意,思索著道:“年底前就這樣了,明年想辦法拓展到京外,先在十三省省府開設分店,而後再逐步拓展。先前可以尋找合作伙伴,共同投資經營,站穩腳跟後,我們要慢慢建立屬於我們的渠道,渠道也是命脈,不能掌握在別人手裡。你下面要做的就是培訓人手,物色一些合作商人……”
現在沒有純粹的商人,都是官商一體,周正是在預防一些事情。
劉六轍神色認真的聽著,不停的嗯嗯啊啊的點頭。
周正也不指望他能全部記下,道:“我待會兒寫一個詳細的計劃書給你,你照著做,不懂的來問我。”
劉六轍自然立即答應,一臉的無比認真,道:“是二少爺!”
周正擺了擺手,拿過紙,筆墨,準備寫計劃書。
劉六轍見如此,連忙悄步退出去。
周正開始寫,但沒寫多久他就寫不下去了。他對京城還有些瞭解,但京城之外就兩眼一抹黑。
“還得與成經濟等人商量一下。”周正自語一聲,放下筆。
周正坐了一會兒便起身,他要去‘工廠’看一看,然後再去一趟牙行,之後,他就得待在府裡不出,修身養性,看書練字,坐觀朝廷內外的變化。
周正出了週記,四個家丁如影隨形的跟著。
剛走出沒多久,忽然一個家丁模樣的人上前來,神色十分恭謹的抬手,問道:“可否是周御史?”
周正看著這個人,道:“我是,貴府是?”
這個人連忙道:“不敢,小人是奉我家老爺之命請周御史上茶樓一敘,我家老爺姓袁,剛從遼東回京。”
周正眉頭一挑,抬頭向這個人身後的茶樓看去。
姓袁,來自遼東,那麼就只有那一位了。
——遼東巡撫,袁崇煥。
周正心裡有驚疑,袁崇煥為什麼要特意見他?即便周正鬧出再大風波,他也只是個小小的監察御史,而且還處在極大的危險之中,隨時都將覆滅。
是因為周正反對棄遼?是因為李恆秉入獄?還是因為他的那道改革奏本?
這個家丁看著周正皺眉,微笑著道:“周御史放心,我家老爺並無惡意,只是想與周御史喝喝茶。”
周正瞥了他一眼,道:“好。”
不管袁崇煥打什麼主意,周正也想見一見。
崇禎二年,也就是後年,建虜會繞過山海關從喜峰口入關,對大明進行前所未有的劫掠,會戰死很多重要將領,對大明剿匪以及國運形成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