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微笑著向他們點了點頭,示意他們安心等候訊息。
隨後,他踏上了前往皇宮的道路。
一路上,他心中思緒萬千,既擔憂陛下的決策,又憂慮朝野的動盪。
但他深知,自己身為丞相,必須肩負起這份重任,為朝廷和百姓謀福祉。
當他來到皇宮門口時,只見宮門巍峨聳立,守衛森嚴。
他出示了丞相的令牌,守衛們見狀,紛紛行禮讓行。
諸葛亮走進皇宮,一路穿梭在錯落有致的宮殿和長廊之間。
他心中暗自思量著如何向陛下呈明利害關係,如何說服陛下做出正確的決策。
終於,他來到了陛下處理事情的大殿之中。
只見殿內燭火通明,陛下正端坐在案前批閱奏章。
他見諸葛亮進來,微微抬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詫異。
諸葛亮行禮問安後,便開門見山地說道:“陛下,近日黃皓在西園賣官鬻爵之事已鬧得朝野沸沸揚揚,臣特此前來呈明利害關係。”
陛下聞言,放下手中的筆,凝視著諸葛亮,道:“丞相此言何意?”
諸葛亮心中一凜,但他很快鎮定下來,道:“陛下,黃皓此舉已嚴重敗壞朝綱,若不及時制止,恐將引發朝野動盪。臣深知陛下心中自有計較,但此事關乎國家安危,臣不得不冒死進諫。”
陛下聞言,沉默片刻後緩緩開口道:“丞相所言極是,黃皓之舉確實有待商榷。然則,朕自有主張,丞相無須多慮。”
諸葛亮見陛下態度堅決,心中暗自焦急。
他深知此事若不能妥善處理,必將後患無窮。於是,他再次開口勸道:“陛下,黃皓之舉已引起朝野不滿,若不及時制止,恐將失去民心。臣懇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臨時行宮之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
劉禪坐在龍椅之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決絕。
大殿之下,諸葛亮身著鶴氅,手持羽扇,面容沉靜,卻也難掩眼中的一絲波瀾。
“陛下,這是黃皓所做之惡行,以及百官上表之奏章!”
諸葛亮當即遞表上前。
黃皓,這個曾經劉禪身邊的紅人,如今成了眾矢之的。
他利用職權,在西園公然賣官鬻爵,此舉不僅敗壞了朝綱,更讓朝內外一片譁然。
間軍司安插在黃皓身邊的細作,不斷傳來令人震驚的訊息:黃皓私藏的財帛,竟以億計!
這數字,足以讓任何一個清廉之士瞠目結舌,也讓劉禪的心中,湧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
大殿內,燭光搖曳,映照出劉禪陰沉的臉龐。
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丞相,黃皓之事,你已有所耳聞。他雖為朕籌集到了軍糧,但其所作所為,實乃大逆不道!朕,身為大漢皇帝,豈能容忍此等奸佞之徒在朕的眼皮底下為非作歹!”
諸葛亮聞言,心中一驚。
他抬頭望向劉禪,只見劉禪的眼神中,已沒有了往日的溫和與猶豫,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決絕與冷酷。
諸葛亮深知,黃皓本就是劉禪身邊的人,如今劉禪如此決絕,當真是大手筆,心冷如鐵,絲毫不講情面。
劉禪繼續說道:“朕本念及舊情,想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如今看來,他已是無可救藥。朝內外沸騰,民怨沸騰,朕,也不能再坐視不管。丞相,請你擒住買官賣官的一行人,朕要嚴懲他們!對於賊首黃皓,即刻斬首,以儆效尤!其餘黨羽,按罪處罰,一個也不能放過!買官之人,全部收押,等候發落!”
劉禪的話語,如同寒冰一般,穿透了大殿的每一個角落。
諸葛亮聽後,心中五味雜陳。
黃皓之死,已是板上釘釘。
但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劉禪竟然如此果斷,絲毫不顧及往日的情分。
這,還是那個他曾經認識的劉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