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邙山北麓的大營,巍峨而莊嚴,聯綿數里的營帳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肅穆。
中軍主帳位於大營的正中央,帳頂高懸的漢軍旗幟在微風中輕輕飄揚。
此刻,中軍主帳之內,燭火搖曳,將帳內的景象映照得既明亮又神秘。
帳內,各路將領分列兩旁,神情肅然,氣氛緊張而凝重。
三足青銅燎爐裡爆開的火星濺到羊皮輿圖上,將“洛陽“二字燒出焦黑的豁口。
劉禪摩挲著腰間玉具劍的螭紋劍柄,指尖觸到劍鞘內暗藏的機括——那是科學院改裝的連弩箭匣,此刻正隨著他急促的呼吸微微震顫
傳令兵身披戰甲,腳踏戰靴,滿身塵土,顯然是從前線急馳而來。、
他手持一封急報,步伐穩健地穿過眾將,來到主位前,單膝跪地,雙手奉上急報,聲音洪亮地稟報道:“陛下,前方急報!”
坐在主位之上的,正是大漢天子劉禪。
他身著龍袍,頭戴皇冠,面色平靜,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聞聽傳令兵之言,劉禪微微一怔,隨即伸手接過急報。他緩緩展開紙卷,只見上面赫然寫著:“魏軍圍困辟雍、明堂以及崔氏塢堡,形勢危急!”
劉禪的臉上露出奇怪之色,眉頭緊鎖,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與不安。
他心中暗自思量:“鍾會乃是曹魏二代世家子弟,身為間軍司發展的下線,怎會突然提出要和潁川荀氏、清河崔氏一道投漢?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劉禪的疑慮並非無的放矢。鍾會身為曹魏重臣鍾繇之子,自幼便生活在權力的漩渦之中,其心思之深沉、手段之狡猾,絕非一般人所能比擬。
然而,此刻的形勢卻容不得他多想。
辟雍、明堂以及崔氏塢堡,皆是魏軍的重要據點,一旦錯失如此良機,後果不堪設想。
以後可能都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就在這時,一員大將跨步而出,正是大漢的智勇之將姜維。
他身披銀甲,英姿颯爽,威風凜凜。
姜維單膝觸地的聲響驚醒了沉思的天子。
他玄甲肩吞獸口中的金線已被風雪磨褪,此刻卻隨著他抬臂指圖的動作,在搖曳的牛油燭光裡流轉出詭異的紋路:“陛下請看,崔氏塢堡烽煙與鍾會密信所言完全吻合。“
他腰間蹀躞帶突然崩開半截銅釦,露出內襯暗袋裡半幅洛陽武庫佈防圖——羊皮邊緣的牙印,分明是日前潛入洛陽的細犬所留。
姜維的眼神堅定而深邃,彷彿能洞察一切虛妄。
“況且,陛下,魏軍攻城旬日,雙方死傷過千,戰況慘烈。鍾會此時提出投漢,絕非陰謀所能解釋。況且,若真是陰謀,魏軍何必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
劉禪聞言,眉頭微展,但心中的疑慮並未完全消散。
他深知姜維的智謀與膽識,也相信他的判斷。
然而,此事關係重大,他不得不謹慎對待。
於是,劉禪沉聲問道:“姜維,你可有把握此事非魏軍陰謀?”
姜維神色堅定,語氣鏗鏘地回答道:“陛下,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此事絕非陰謀。鍾會此人雖心思深沉,但此次投漢之舉,卻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況且,我軍若能趁機收復失地,對曹魏將是一記重創。”
劉禪聞言,點了點頭,心中的疑慮終於稍稍消散。
此刻的形勢已經容不得他再猶豫。
於是,他當即下令道:“廖化,你統一部兵馬,前去辟雍支援投漢之潁川鍾氏、荀氏和清河崔氏。務必確保他們安全無虞,同時也要注意防範魏軍的反擊。”
廖化身形魁梧,面容剛毅,聞言立即跨步而出,拱手領命道:“遵命,陛下!末將定不辱使命!”
說完,他轉身大步走出主帳,準備率領兵馬前往辟雍。
劉禪的目光又轉向姜維,沉聲道:“姜維,你統一部兵馬,趁魏軍被吸引到城南之際,攻闔閭門,佔金墉城,再攻建春門,拿下洛陽武庫。同時,焚燬太倉、常滿倉中糧草,斷絕魏軍的糧道。”
姜維神色凜然,拱手領命道:“遵命,陛下!臣定當全力以赴,誓破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