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洛陽宮內的燈火通明,劉禪坐在御書房內,手中緊握著那份沉甸甸的鄉試名單。
他緩緩展開名單,目光在字裡行間遊走,心中五味雜陳。
文舉的名單上,近九成的名字後面都標註著世家出身,這些世家子弟,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彩飛揚,自然在考試中佔據優勢。
而那一成不到的寒素出身者,雖然數量寥寥,但他們的名字卻如同璀璨星辰,在劉禪的眼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劉禪輕輕嘆了口氣,心中暗自感慨:“這個時代,世家壟斷教育,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何其艱難。我雖然在基層開設了學堂,但這種改變,絕非幾年之功就能奏效。但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放棄,我要為那些有才華的寒門子弟,開啟一扇通往仕途的大門。”
他轉而看向武舉的名單,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武舉之中,竟有四成是平民百姓出身,他們憑藉著自己的勇氣與武藝,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劉禪心中明白,這些武舉出身的將士,將是他未來改革軍隊、穩固政權的重要力量。
他細細端詳著名單上的每一個名字,彷彿能看到那些英勇的將士,在沙場上奮勇殺敵的身影。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心中暗自下定決心:“有了這四成武舉出身的將士,我便可以慢慢地替換掉軍中中層基層的將官,將軍隊變成我絕對的穩定盤。如此一來,即便是在處理世家問題的時候,我也無需再擔心軍隊會譁變。”
想到這裡,劉禪站起身來,在御書房內來回踱步,他的步伐堅定而有力,彷彿每一步都踏在了未來的征途上。
他停下腳步,凝視著窗外的夜空,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壯志:“我劉禪,定要打破世家的壟斷,讓天下有才之人,都有施展才華的舞臺。我要讓這大漢的江山,更加穩固,更加繁榮!”
次日清晨,劉禪召集了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他手持鄉試名單,神色莊重地宣佈了考試的結果。
他的聲音洪亮有力,穿透朝堂的每一個角落:“諸位愛卿,本次鄉試,我朝湧現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學子。文舉之中,世家子弟固然佔據多數,但寒門子弟亦有不俗表現。武舉之中,更是平民百姓與世家子弟各展所長。此乃我大漢之福,亦是朕之幸事。”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朝堂上的每一位官員,繼續說道:“朕深知,世家壟斷教育,已非一日之寒。但朕決心改革,為寒門子弟開闢一條通往仕途的道路。同時,朕亦將重用武舉出身的將士,以強化我軍之實力。望諸位愛卿,能齊心協力,共襄盛舉。”
朝堂上的官員們,聽著劉禪的慷慨陳詞,心中各有思量。
世家大族的官員們,雖然面上不顯,但心中卻暗自嘀咕:“這劉禪,竟想打破世家的壟斷,真是痴心妄想。”
而那些出身寒門的官員,則是面露喜色,心中暗自慶幸:“陛下英明,我等寒門子弟,終於有了出頭之日。”
劉禪看著朝堂上的反應,心中明瞭各人的心思。
他微微一笑,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改革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將一往無前。
洛陽,在夏日的餘暉下顯得愈發莊重。鄉試的結果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讓整個洛陽城上下議論紛紛,無論是市井小民還是高門大戶,無不對此次考試的結果充滿了好奇與揣測。
洛水河畔,秋風輕拂,波光粼粼,彷彿也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喧囂與變遷。
河畔的一座莊園內,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這裡是洛陽士族子弟們常聚之地,今夜更是熱鬧非凡,因為鄉試的結果剛剛揭曉,無論是得意者還是失意者,都匯聚於此,賦詩飲酒,以消胸中塊壘。
莊園的大廳內,華燈初上,燭光搖曳,映照出一張張或年輕或滄桑的臉龐。
潁川士族子弟、冀州士族子弟、洛陽本地計程車族子弟,他們身著華服,頭戴玉冠,腰間佩帶著精美的玉佩,一個個談笑風生,卻也難掩心中的波瀾。
“唉,陛下真是愈發不信任我們了世家大族,竟要用那些泥腿子來分潤我們的權利。”一位潁川士族子弟搖著頭,滿臉的不甘與無奈。
“可不是嘛,那些泥腿子懂什麼治國之道,不過是些粗鄙之人罷了。”另一位冀州士族子弟附和道,手中把玩著酒杯,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
洛陽士族子弟們也紛紛點頭,他們心中都憋著一股氣,覺得自己的才華被埋沒,世家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在這群人中,陳泰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身材魁梧,面容俊朗,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氣,但此刻他的眼神卻有些憂鬱。
陳泰的父親陳群曾是曹魏的重臣,但因未能及時歸降漢國,如今還在功德林進行思想教育。
陳泰自己也因此受到了牽連,雖然才華橫溢,卻無從施展。
眼見著那些寒素泥腿子即將上位,陳泰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酒水順著嘴角流下,打溼了他的衣襟。
他彷彿感受到了世家的衰落,感受到了自己命運的坎坷。
“陳兄,何必如此沮喪?”一位士族子弟拍了拍陳泰的肩膀,試圖安慰他。
陳泰苦笑一聲,搖了搖頭:“你們不懂,我父親一生為曹魏盡忠,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而那些泥腿子,憑什麼能夠上位?這世道,真是變了。”
眾人聞言,皆沉默不語。他們雖然也對現狀不滿,但卻無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