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夠在新朝能有一個好的位置。
經筵博士是他們爭搶的熱點。
但還有另外一個關鍵,則是給劉禪身邊塞女人。
也就是選妃!
此刻在長安城中,杜尤的府邸已經快被人踏平了。
但他臉上卻沒有開懷之色,反而像是吃了幾斤奧利給一般,難看至極。
給皇帝選妃,哪有那麼容易?
尤其是給今上選妃,不小心,說不定人頭不保了。
“我們按照制度來,不可徇私舞弊!”
杜尤看著從宮中出來的中大夫與掖庭丞、相夫,嚴肅的說道。
只要他按著程式來,就算是今上不滿意,又能如何?
他盡力了。
你要搞我,也沒有理由!
杜尤開啟書冊,靜靜看著漢朝的選妃流程。
選妃制度,源遠流長。
先秦時期,雖然已有采選女性進宮的活動,但並未正式化。
那時夏桀和商紂這些暴虐的君王更喜歡透過搶奪來獲得自己中意的女性。
似乎暴力手段很合乎這些帝王的口味,因此往往引發對其他周邊部落的流血征伐和迫害。
到了強盛的漢朝,事情變得文明多了。
西漢時期的后妃多來自大臣和外戚之家,但已經有了挑選民間良家女進宮做“采女”的舉動。這些“采女”是後宮的女官,雖然也有受寵幸的機會,但還不算是正式的選妃。
東漢光武帝劉秀時,藉著每年8月朝廷向天下徵收賦稅的時候,開始了正式的選妃活動。
根據《後漢書·皇后紀》記載,朝中大臣在8月的時候,開始在洛陽周邊鄉中為劉秀物色後宮。
“(劉秀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鄉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
也就是說當時選妃已經有了明確的標準。女孩出生要在記錄良好的清白人家,需是童女,即處女。
年齡在13歲以上,20歲以下,外貌端正秀麗,骨法相貌合乎皇家規定標準。
如果被官員們選中,就隨車載入後宮做進一步選擇。
由於這是皇帝的旨意,反抗肯定是不可能的,有的民家願意孩子入宮享受富貴生活,甚至母以子貴;有的民家則不願孩子失去自由的生活,去深宮中苦守白頭。
無論如何,選妃的強制性如此,百姓也就得像納稅一樣照章執行。
到了宮中,進一步篩選開始。
宦官和女官會對女孩們做全身檢查。身體是否有缺陷,面板是否光澤,毛髮多少,生殖器形狀,甚至有沒有痔瘡都會一一檢視排查。
此外,毛髮的柔軟程度和形狀,毛髮的色澤是否會妨害皇帝,第二性徵是否適中,聲音是否細膩,也會被加以嚴格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