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鍾回到家中,每個屋裡都傳出平穩舒緩的鼾聲,家裡人都沉浸在香甜的夢中。
他輕輕推醒媽媽,讓她給自己襯衣內側腰部的位置,縫了一圈口袋,把十元大鈔勻均分裝了進去。
他悄悄告訴媽媽,自己有要緊事,天亮要早早出門,請她早上六點鐘叫他起床。
之後,他便迅速上床睡覺。
早晨起床後,成鍾整理了一下書包。
他把課本全部掏掉,裝上了一支新買的大手電,裝上了正看得上勁的一本小說——《烈火金鋼》,又用塑膠紙包了幾塊白麵饃饃裝進書包。
“呼呼”地吃了媽媽打的兩個熱乎乎的荷包蛋,他背起書包便向馬二家跑去。
冬日夜長,天亮得晚,這時候村子裡還是黑魆魆的。
但總有個別特別勤快的人,每天起床很早。
此時已經有人摸著黑,順著牆腳和路面,撿拾動物們白日裡拉下的糞便,用於燒火或者積肥。
偶爾,有咳嗽聲在空蕩蕩的村裡迴盪。
馬二老婆剛好在院牆外倒尿盆。
成鍾看她衣衫不整,不像是立即就會出門的樣子。
他便轉身離開,向學校跑去。
一個鐘頭到校,比平時早到了十幾分鍾。
他找到了四年級班主任,恭恭敬敬地說自己家裡有事,要出趟遠門,請老師准假。
這個時期,學校管理並不嚴,學習內容也很簡單。
像成鍾這般智力的孩子,幾天不上學,只要有課本,也不怕落下功課。
所以,班主任讓成鍾寫了張請假條,便準了假。
出了學校,不遠處就是一個丁字路口,公路和街道在這裡交匯。
從成家灣出門乘坐班車,丁字路口是必經之路。
成鍾想好了,就在這裡“守株待兔”,等著那兩個人現身。
棉衣棉褲都是新棉花做的,保暖沒有問題。
只是因為一路奔跑而來,成鍾出了一身的細汗,這回兒停下來,身上有些冰涼。
他縮著脖子,蹲在郵電局的牆角下避風,百無聊奈地看著冷清的街道。
街道是東西走向,從這邊的丁字路口到那頭的汽車站,不過兩、三百米的距離,一眼就望到頭了。
挨個兒掃視過去,兩邊的建築分別是,郵電局、百貨商店、供銷社、新華書店、手工業社、人民飯店、汽車站。
上學的孩子匆匆忙忙從街頭跑過。
商店的職工“嘩啦嘩啦“地扯著鐵鏈,正在開啟上下雙鎖的門板。
臨街的住戶,清掃著院內和門口的殘雪。
那些伸出牆外的爐筒,冒著青煙,爐筒口有瀝青似的煙油時而滴落下來。
臨街牆面上,斷續殘留著不同時期刷上去的標語:
“批林要批孔斬草要除根”、“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農業學大寨”、“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計劃生育好”……
這些口號性的文字,可以讓人瞬間回到過去,把不久前的那些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一一回憶起來。
看到不遠處的商店開門,成鍾便跑了過去,以最快的速度,買了一頂仿軍用大暖帽,又買了一隻勞保大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