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演義》的大綱雖然完成了。
但曹勝並沒有急著寫正文。
一來是細綱還沒有寫,二來是他想讓腦子放空幾天,等心神從大綱中抽離出來了,再回過頭來審視這份大綱的劇情。
到時候,他就可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判斷這份大綱中的劇情,有哪些需要調整的地方?
寫越久,他越覺得寫東西很多時候,都會陷入一種當局者迷的狀態。
寫的時候,感覺很好,很嗨。
但回過頭來一審視,可能會發現很多問題。
就像一個人在陷入某種情緒中的時候,容易腦袋一熱就做出某種決定。
比如:和眼前人翻臉。
比如:將面前的美女推倒。
等等。
等冷靜下來,才發現自己衝動了。
所以,他越來越覺得寫和做人一樣,在做一個重要決定之前,先睡一覺,冷靜幾天再說比較好。
這不,完成《洪荒演義》大綱的第二天下午,他沒有待在書房裡,而是拿著釣竿坐在別墅旁邊的江邊釣魚。
每次釣魚的時候,他都能放空大腦,什麼都不去想,很放鬆。
今天王婧沒來。
去他老家那邊負責修路的事了。
前些日子,他老家的村長給他打了個電話,說希望他能給村裡捐一條馬路的事。
曹勝把這事交給王婧負責。
她昨天來他這裡的時候,跟他說今天就要動身去他老家一趟,既是去談捐路事宜,也是想去看看實地情況。
曹勝沒有讓自己多想這件事。
這些雜事,他已經越來越習慣都交給王婧打理。
特別是最近準備動筆寫《洪荒演義》的情況下,他更希望能心無旁騖。
這是這個世界的第一本洪荒流,他希望自己能寫好一點,再好一點。
擔心自己心思不夠集中的話,會浪費了這個題材。
什麼樣的心境下,才有可能寫出一本好的作品?
碼字多年,他早有心得。
每次開一本書的時候,作品發表之前,他其實對成績就已經有所預料。
心裡沒什麼把握的時候,往往成績不會太好,但也不會太差。
因為心裡沒把握的時候,他會寫得很認真,各方面都認真,作品的質量反而有所保證。
但超越不了他最好的作品成績。
心裡很有把握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要麼大成、要麼大敗。
而他重生前,職業生涯的巔峰寫出的作品,發表之前,卻是第三種心境:對作品發表之後的成績不是很在意,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出名而寫那本書,純粹只是想到那麼一個故事,很想把它寫出來、寫好。
僅此而已。
這樣的心境,很難得。
大部分時候,刻意想尋找這樣的心境,反而怎麼也進入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