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上午。
痞子蔡也在看《天地玄黃玲瓏塔》。
當他看到男主角進入的第二個電影世界,名叫《拳霸》的時候,他下意識以為這是一部和《一個人的武林》風格很相似的功夫電影世界。
男主角鄭明在這個電影世界醒來的時候,眼前出現的全息投影對這部電影的介紹,似乎也驗證了他的猜測。
“《拳霸》:阿才是泰籍華人,小時候是一名棄嬰,被當地一位獨身老人撫養長大,那獨身老人是華夏八極拳高手,阿才從小跟著學了一身精湛的八極拳。
當地人對佛祖很虔誠,卻出了一個勾結境外文物販子的敗類,帶著外人,盜走當地數百顆佛首,之後,當地陷入長達數月的乾旱,莊稼枯萎、井水枯竭,大家都說這是佛首被盜的惡果。
阿才身為當地有名的高手,被眾人跪地懇求去尋回佛首。
這是一部一個人單挑整個幫派的功夫電影。
本次主線任務:幫阿才尋回至少一顆佛首,任務失敗,死,完成主線任務,將會根據你的任務完成度,給予獎勵。”
功夫高手去尋回佛首?
佛首是什麼?
佛的腦袋嗎?
痞子蔡和書中的鄭明一樣疑惑。
痞子蔡的第二個感覺是這部電影的立意,好像不如《一個人的武林》,封於修在現代社會效仿古人,與天下群雄爭鋒,既分高下、亦決生死,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悲劇。
這種立意,能衝擊很多人的心靈。
而《拳霸》,主角卻只是去尋找某件東西,唯一的特別之處在於:主角去尋找的不是別的東西,而是佛首這種信仰之物。
這部電影的一些設定,被曹勝有意識地改編過。
原版《拳霸》講的是泰拳橫掃各方高手的故事。
男主角是地地道道的泰籍。
曹勝把這些都改變了。
男主角改成泰籍華人,男主角學的功夫,也從泰拳改成了八極拳。
如果不是為了保留“男主角去尋找佛首”這個故事主線,他甚至想把故事一開始的地點安排在國內。
經過仔細思考之後,曹勝覺得男主角去尋找佛首的主線,挺好的,沒必要改,而國人對佛祖的信仰,堅定到願意拿命去拼的人很少。
還是像原版電影一樣,讓男主角在泰地長大,更合理。
至於他為什麼要把泰拳改成八極拳?
主要則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是為了給讀者們更好的代入感和自豪感,他的讀者群體幾乎全是華人,寫八極拳自然比寫泰拳更得人心。
另一方面是為了回報趙汶卓。
趙汶卓最近這段時間,已經給他拍了十幾種拳法的教學影片,雖然他還遠遠沒有學會,但對他寫國術流的,已經很有幫助。
他覺得應該給趙汶卓一點甜頭嚐嚐。
把《拳霸》改得適合趙汶卓出演,應該能讓趙汶卓看到他的誠意。
至於這部電影有沒有人願意投拍?趙汶卓最終能否順利出演?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他曹某人把劇本寫好了。
就算趙汶卓最終演不了這個劇本,那也不是他曹勝的問題。
出於這兩方面的考慮,曹勝寫出來的《拳霸》,和原版電影已經有不小的出入。
但故事主線沒變。
電影中的男主角阿才,根據線索來到米國唐人街,這裡有一個混混,是他老家村裡過來的。
阿才找到這個混混,請求對方幫助自己尋找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