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封期盼的目光下,徐庶也是想了許久才點頭道:“孔明不是那些隱士,隱士之所以稱之為隱士,那是因為他們所學的都不是治世之學。但是孔明所學卻有經天緯地之能,他若是甘心歸隱,那為何要學這一身才學呢?”
“只是。”說著,徐庶略低著頭,遲疑道。
“只是什麼?”劉封心下一驚,不由問道。關鍵時刻,徐庶卻冒出一句只是,卻是讓人覺得糾結。
“只是,主公您瞭解孔明嗎?”徐庶抬起頭,問劉封道。
劉封被問的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卻搖了搖頭,瞭解是瞭解,諸葛亮在後世的高度,以及他的能力,都能從各種方面分析出來。
但是這話不能對徐庶說啊。
“孔明,他其實是想要專用。”徐庶嘆了一聲,抬起頭看向前方,似乎在凝視遠方。
“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他也很自傲。他的治國方略,不需要他人插手。而這天下強者,如曹艹,孫權身邊都有無數重臣,利益糾葛太重。若是孔明投奔很難插足,所以他選擇了劉備。雖然上邊還有一個劉備壓著,但也比孫權,曹艹那邊,身邊多能人插足要好啊。”徐庶對著劉封道。
諸葛亮,在徐庶的眼中,就是那種人。能力很強,但是卻有一種佔有慾,那是一種幾近於本能的,想要把一切都掌控的慾望。
劉封聽了之後,心頭的火熱,漸漸被剿滅了。徐庶的敘述,再加上劉封腦中關於諸葛亮的一切。
使得劉封心頭,勾勒出了諸葛亮的形象。
在歷史上,諸葛亮譽多毀少。但形象也不是太正面,首先他是一個權臣,他掌控朝政,幾乎架空了劉禪,達到事無鉅細,都問於亮。
這直接導致了,劉禪在後來諸葛亮死後,廢除了丞相,以蔣琬,費禕分別掌管朝政,以及兵權。
這是諸葛亮落人話柄的一點,權臣。但是另一邊,諸葛亮又是道德楷模。因為諸葛亮是一個唯一可以篡位,但是始終與劉禪保持一種君臣關係,沒有走出那一步的人。
在歷史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劉封不知道。但是這是事實,諸葛亮沒有篡位。
是一個輔佐君主的重臣。
這些,再加上徐庶的敘述。諸葛亮的形象就豐滿了起來,這個人有極大的權勢慾望,但是又被道德束縛。
最終走了中庸之道的人。既擅權,但又沒篡位。
這一點,歷史上的權臣們,只有諸葛亮這一個人做到了。按理說,這是一個很牛逼的人。
但是在封建君王的眼中,這還是一個權臣。不值得表揚,所以,歷史上關羽這個忠義無雙的人,才從武將,走上了神壇。
而諸葛亮卻依舊是古賢臣。
而現在劉封所處的位置,恰恰是那種位置。所以,諸葛亮若是來了,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
所以,徐庶提前提醒了劉封。
不過,劉封也有自己的決斷。因此,片刻以後,劉封就不在糾結這個問題了。諸葛亮又獨,又權。但是比得過司馬懿嗎?這傢伙又獨,又權,又篡位。
劉封連司馬懿都敢用,何況諸葛亮?
現在是發展時期,要海納百川。得到各種各樣的人才,才能治理東南一面,加深繁榮,增加人口。
持續發展。才有資格與整個北方發展。否則若等北方的繁榮恢復了,就是歷史上那種,晉統一三國的下場。
這個時代,北方的經濟人才優勢太大,太大了。
“就算是龍虎,在我帳下也得盤著。我要用他。”劉封微微一笑,對著徐庶道。
對於劉封的回答,沒有讓徐庶感覺到意外。因為觀劉封為君,也是那種求賢若渴的人物。
看他所用之人,龐統,蔣琬,劉巴,司馬懿等等,也都是各盡手段,或求,或擄過來的。
劉封可以說是極為自信的一個人。什麼人都敢用,也自信能駕馭。
“只是他去了西川。”徐庶對著劉封道。這是最後的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