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劉備的大甩賣(第三更)
糜竺的這篇公文寫的很有目的,先把江東魯肅的遭遇說了一下,六十萬人口,二十萬斤鐵,以及陸遜。(頂點手打
相比起劉備的諸葛亮,徐庶,陳到,趙雲,魏延這些軟實力。江東的六十萬人口,二十萬斤鐵,是硬實力。
若是把這些給劉備,劉備就可以脫胎換骨,成為一支強橫的勢力。
所以,算起來劉封對雙方開的價格,其實差不多。
看到這裡,劉備的心中也升起了跟魯肅一樣的心情,腦子也冷靜了下來。
但是,看到糜竺最後的寫的“猜測”,劉備的冷靜就如同糖一般化去了。
劉備不想死,真的不想死。要是早知道會到這種地步,他把劉封趕走幹什麼啊。之所以趕走劉封,是因為劉備心中有野心,有稱王稱霸的野心。
起兵攻打徐晃,乃是絕望之下的行為。
因為劉備知道,他不可能付出這樣的代價的。諸葛亮乃是他現在仰仗的重臣,陳到乃是他忠心耿耿的愛將。
雖然劉備對於趙雲,徐庶都不怎麼喜愛。但是二人的能力都在,要是把他們給了劉封,起步是壯大了劉封?
至於魏延,劉備印象裡只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後起小將。
五個人放在一起,劉備當然不願意。
而且劉備認定了劉封這是在報復他,一點也沒有誠意。所以劉備絕望了,打算起兵攻打徐晃。
熟話說一鼓作氣,前一刻劉備的心裡還是不成功,便成仁。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也就是可以商量的。劉備心中不可仰止的把五個人給分類了一下。諸葛亮,以及陳到是不可能給的。
但是徐庶,趙雲,以及魏延卻是可以的。
雖然是給對方增加了勢力,但是至少避免了自己的衰亡啊。
要是起兵攻打徐晃,等於是九死一生啊。
這個想法一升起來,就不可仰止的在劉備的心中紮根了。並且快速的成長。
從最初的動搖,到最後的自問可以試試?
在失去新野,失去根基的前提下,劉備願意把徐庶,趙雲,魏延給讓出來,保住新野。
只要排除掉諸葛亮,陳到就行了。
但是劉備也不是沒有顧慮,若是平白故的把徐庶,趙雲,魏延等人弄去江夏。
那麼人心就散了。
這一點,劉備深深的清楚。
所以,到最後劉備變得猶豫了起來。還有一點,劉封的條件,必須以劉封的名義賑災。
這一個條件實在是太,太讓人糾結了。
老實說,劉備很少會猶豫不決。但是劉備發現只要面對劉封的時候,他都會猶豫不決,並且陷入兩難的境況。
必須找個人想辦法,把徐庶,趙雲,魏延送出去,並且又不損害己方人心的凝聚力。
諸葛亮肯定不行,他太古板了。
廖立?劉備立刻想起了這個人,這個德行不行,但是搞小手段卻是一流的人才。
想著,劉備再也不遲疑,吩咐了人叫廖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