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尚學文真的有種相當臥槽的感覺。
不是說什麼自己推理出來的公式用起來才更加得心應手嗎?
結果你自己直接開始用了?
“嗯,陳略說的不錯。”
吳燦明道:“患者的病症確實符合傷寒論第281條和342條以及301條的描述。”
“嗯,剛才尚學文分析的也非常到位。”
尚學文張了張嘴,心說吳老師您不說這句話,我心裡還能好受點。
“隊長,你剛才不是說自己推算出來的公式用起來才得心應手嗎?”
尚學文不好問,不過孫雅婷卻笑著問陳略。
其實,相比起來,大家還是更喜歡聽尚學文的分析,畢竟透過尚學文的分析,大家能能直白的一些瞭解患者的病情。
像陳略這種直接套用條文的方式,雖然方便,但是卻好像顯得有點野蠻。
“這難道不算得心應手嗎?”
陳略奇怪的問。
孫雅婷:“......”
吳燦明笑著道:“這個病人是典型的少陰外感,從病歷來看,患者之前也接受過中醫治療,一直效果不佳,但是麻黃附子細辛湯確實對症。”
“剛才尚學文和陳略兩個人說的都非常正確。”
吳燦明解釋道:“這也是我為什麼對你們說,要多讀書,而且要理解的原因,有時候,當你們把書完全讀懂了,讀通了,理解了,面對患者的時候,腦海中第一時間就能浮現出關於患者病症的相應的知識。”
“你們千萬不要小看這個感冒,感冒雖然是小病,但是卻能要命,很多人都覺得以前感冒是非常要命的,得了感冒,幾乎都是九死一生,從而覺得中醫無用。”
“可是,很少有人關注,即便是現在,每年冬天,都有大量的老年患者因為流感引起的感冒而喪命。”
劉鵬凱道:“中醫裡面有諺語,老怕傷寒少怕癆。”
吳燦明道:“是這麼個道理,所以說《傷寒論》在中醫的地位中非常高,張仲景在《傷寒論》的序中就有記載,‘餘宗素多,向餘二百.....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自張仲景之後,傷寒學派一直都是主流,發展壯大,為中醫治療傷寒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說著話,吳燦明喊來護士,讓把負責患者的主治醫生喊了來。
“吳教授。”
主治醫生其實三十六七歲,見了吳燦明急忙打招呼。
“我把處方改了一下,按方服用。”
吳燦明給主治醫生交代了兩句,也沒有過多的說什麼。
這也是帶隊來醫院,為什麼要有吳燦明來,因為吳燦明雖然只是副教授,但是同樣是副主任醫師,臨床水平高,尋常一些壓不住場子的,這麼過來隨便插手人家的治療,那是犯忌諱的。
之後,吳燦明帶著陳略等人繼續檢視下一位患者,下午,就是陳略等人先行檢查,之後分析,然後吳燦明來總結,孫婉清也跟著陳略,聽的非常認真。
“今天收穫很大呢!”
回到學校,一邊走,榮晶晶一邊感慨。
“是啊,跟著吳老師下臨床,簡直收穫太大了,我覺得我賺到了。”
孫雅婷也笑著道:“還要謝謝隊長,要不是隊長,咱們怎麼可能有這種機會?”
“嗯嗯!”
榮晶晶連連點頭。
雖然吳燦明本來就是陳略等人的代課老師,但是要不是因為陳略和眾人在競賽中晉級,大三之前眾人可能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到了大四大五,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大五期間實習的人很多,吳燦明也不可能帶的過來。
跟著吳燦明這一陣子,那等於是已經率先領先了其他同學了,到時候再下臨床,每個人都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