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高空上一艘好似青玉雕成的樓船正極速行駛,每一個呼吸都能跨越數百里。
偶爾有其他飛舟見到這一艘樓船,眨眼間便會從視線中消失。
高天上又有飛禽妖王,見到氣勢恢宏、威壓如山、快如閃電的青玉天心樓心驚膽裂,還以為人族強者出手要掃滅這零星的妖族。
待得青玉天心樓從其身旁掠過,這才舒了一口氣,越發的小心翼翼,心中發誓日後要做一隻好妖,唯恐被人族強者順手收拾。
李初身外化身一號正在青玉天心樓上不停的向著太陰、羅天、古玄交界處的真仙洞天趕去,路途當中沒有任何波瀾,平安穩當。
青玉天心樓中的生活較聖地稍顯乏味、枯燥,沒有幻界夢境中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娛樂設施。
不過諸多聖地弟子都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修行,這點枯燥太小兒科了。
但也有幾個安分不住的人,串聯其他弟子進行一些娛樂活動,一來二去,帶活了氣氛,各種各樣的的活動都是展了看來。
其中最多的當屬眾弟子之間的交流,這交流不僅有著物品上的交流,最主要的還是修行經驗、修行心得的交流與分享。
李初也是不時參與其中,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李初已經掌握了法則,雖說不是他自己領悟的,但是相比眾多連意境圓滿都沒有達到的弟子,李初的境界是他們高山仰止,望之不見的,甚至就算白長老在境界上都不一定能與李初比肩。
因此在修行交流之時,很多時候都會成為李初講解,他人細心傾聽,好似學生聽老師講課一般。
李初心中存著回報聖地的心思,毫不吝嗇自己的修行經驗,但他沒有講解高深到涉及法則的東西,反而是講最基礎的控靈三十六法。
若講風之法則,除了在風之意境領悟極深的弟子難有收穫。
但是講控靈三十六法那可就不一樣了,任何人都能聽懂,並從中汲取營養,壯大己身。
修行者一般在神意境便會徹底定下自己所走的道路,是掌雷御風,還是操弄水火,亦或手握乾坤,都可任意選擇,但又不可任意選擇。
因為神意境亦或神胎境戰鬥用的是靈法,而非靈術,而要施展靈法就要領悟意境級別的控靈三十六法。
控靈三十六法越往後領悟會越發艱難,領悟第一種基礎意境可能只需幾月,第二種受到干擾便會需要年餘時間才能領悟,領悟第三種需要的時間再次增長,而且是呈幾何倍數的增長。
李初的師父林雨欣,幾百年時間領悟了十種基礎意境,長生聖尊萬年時間也不過領悟了二十八種意境,後續意境的領悟之艱,可見一斑。
修行者選定道路也就是選定了自己要領悟的意境,而後專門去領悟相應的基礎意境,不然領悟不出組成上等意境的基礎意境,便無法施展相應的靈法,陷入一種尷尬境地。
因此諸多修行者對於基礎意境的領悟是慎之又慎,哪怕有的意境就差一層窗戶紙也不敢輕易捅破。
也就李初仗著萬法仙體,再加上“天賦之門”兜底,才敢肆意領悟基礎意境,到現在為止他已經領悟了二十一種基礎意境,離長生聖尊萬年領悟的二十八種已是不遠。
自古以來無數歲月,只有仙帝的體質才能晉升的仙體豈是說說而已?
李初一開始分享基礎意境之時,眾人還不以為意,哪怕眾人已經知道了李初真傳候補弟子的身份,但基礎意境可不管你什麼身份。
但是等著李初分享的基礎意境越來越多,達到十種以上眾人就已經驚為天人,二十種的時候看向李初的目光便好似在看怪物,二十一種的時候便徹底麻木了。
簡直給眾人活活上了一堂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教導課。
“蕩字訣,一般與凝字訣同用,單一的蕩字訣使得靈氣震盪,狀態不穩,雖然提高了術法的威力,但卻難以掌控。
不能完美掌控的力量有何意義?
因此凝字訣對蕩字訣施加一層束縛,如此一來,不僅增加了術法的威力,還增強了術法的穩定性。
但在使用術法時兩者往往各有側重,以火系術法為例,再施展大範圍攻擊的術法之時,往往蕩字訣佔主導,最大程度的擴散,並保持一個較為客觀的威力。
在用於單面打擊之時,往往凝字訣佔主導,增加術法穩定性,同時將靈氣凝聚,使得對點的攻擊力上升。
接下里,我為大家演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