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袁鵬飛的錯覺,還是張作霖的偽裝,他竟然覺得這是一個很和善的人,沒用多長時間三個人就聊得很熟了。
甚至張作霖為了拉近關係,不惜自曝其短,說了在他身上曾經發生過的一件糗事。
那是日俄戰爭時期,日軍在佔領奉天新民後,逮捕了他,並準備以俄國特務的罪名處死他。
張作霖為了自保,立即提供了他與日本軍隊合作的一些證據。
當時一個名叫井戶川辰三的日軍中尉竟然被張作霖的相貌打動,認為他長相似女人那樣眉清目秀又溫順,可講話態度卻又大膽而直率,認為留他一條命可能對日本有利,就建議饒恕他。
而當時的日軍作戰參謀田中義一中校也表示同意。這才讓他逃過一劫,不然後來大名鼎鼎的東北王,很有可能被當間諜處死了。
不得不說,相貌有時候也能決定一個人是生死,長得帥就是有特權。
另一個,就是袁鵬飛對於日俄戰爭的內幕特別感興趣,他總覺得這場戰爭當中,清政府中立的態度有點兒意思,不是表面上說的那麼簡單。
說起這個事情,張作霖這個親身參與的其中的人,和劉正平這個清政府一品大官的幕僚,都有說不完的話,讓袁鵬飛拼湊出來了整場戰爭的部分真相。
甲午戰爭後,俄國糾集法國德國迫使日本吐出了已經到嘴的遼東半島,史稱“三國干涉還遼”。
自此以後,俄國就開始一步步進逼華夏東北。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旅大租地條約》,攝取了許多利益。
可讓清政府難以容忍的是,俄國新任命了遠東總督,藉口保護鐵路駐紮了大批陸軍,太平洋分艦隊更是依託旅順,力圖控制黃海和朝鮮海峽。
至此,俄國事實上把華夏東北完全納入了勢力範圍。按照俄國熊一貫的風格,下一步就是徹底鯨吞。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個野心勃勃的傢伙,區區一個東北怎麼可能滿足他的慾望。
他的腦袋裡有宏大的計劃——為俄國奪取滿洲,把朝鮮併入俄國,還將把西藏併入本國,可謂是胃口大得驚人。
清政府都有些吃不消了,但是弱國無外交,除了能提出點抗議,所能做的寥寥無幾。
日俄戰爭,清廷宣佈“中立”,遭到國人痛罵。客觀的說,清廷根本沒有實力阻止戰火在自己國土燃燒。
真要是惹急了人家,老妖婆還得再來一次奔逃,再弄個條約割地賠款來討洋大人的歡心,別把大清國給亡了。
劉正平拿出一副字解釋道:“這是徐大人賜給我的一幅字,寫著當時李經羲大人對這件事的經典評判:俄勝勢必吞併,日勝無非索酬,兩害相形,則取其輕。”
“哦,看來伯父很得徐大人的信任。”袁鵬飛笑著捧了一句,看著書法又問,“其他大人也是這麼認為嗎?”
劉正平摸著鬍鬚,回憶道:“這是多數人的判斷,湖廣總督張之洞大人、郵傳大臣盛宣懷大人、兩廣總督岑春煊大人,多了去了。
對了,還有手握兵權的直隸總督袁世凱大人,他是中立派的代表,他說話的分量太后都得重視。
他的理由是:附俄則日以海軍擾我東南,附日則俄分陸軍擾我西北,不但華夏立危,且恐牽動全球。日俄果決裂,我當守局外。
二位,有些時候不是國家不作為,而是實在沒辦法。這要換了咱大清朝早些年間,國力強盛、將軍勇武、士卒敢戰,這西洋人和小倭國還不是吊起來打!
記得康熙爺在的時候,由俄國人支援的準噶爾丹,還是號稱中亞霸主呢!三戰之下,葛爾丹身死族滅,俄國人野心的爪子直接被斬滅了……”
好好的一場日俄戰爭大揭秘,直接變成了劉正平的憶往昔回憶,他雖然沒有真正的感受過康熙年間的輝煌,但那副神往的樣子,還真有那麼點兒意思。
這就和談起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沒人願意說起在蒙古鐵蹄下苟延殘喘的南宋,也沒人願意想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