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們一邊咬著牙訓練,一邊也對他們這位愛嘮叨的營長有了深刻的印象。就這樣,轟轟烈烈的五十天大練兵快進入尾聲了,離袁鵬飛誇下海口的日子,就剩下十天了。
這支直屬於營部的新兵連隊,下轄三個排,一個普通的步槍排,一個機炮排,一個特種排。
普通排沒什麼好說的,機炮排擁有兩挺重機槍,兩挺捷克式輕機槍,三挺歪把子,還有從團部弄來的三門擲彈筒,火力十足。
特種排還是那老三樣,一個班的神槍手,一個班的大刀手,一個班的投彈手。
只是這個班的投彈手,袁鵬飛把全營最好的香瓜手雷都集中在了這裡,指望著他們用精準的投射發揮出更大的優勢。
按理說,這部隊訓練成型了,來場實操演練,也算給團長和政委一個交代了。只是袁鵬飛有些不滿足,因為他堅信只有用戰鬥,才能檢驗出部隊的真材實料。
所以在其他三個連隊表現出來的狀態得到他肯定以後,他就已經在琢磨該拿哪一股小鬼子、偽軍來作這一場報告的陪練了。
周邊的小鬼子偽軍大概有這麼幾支,東邊的芒牛屯,南邊的兩個炮樓,西邊的一個小型據點。
芒牛屯有二百多戶人家,土地肥沃盛產糧食,處中心地帶。這也是方圓百里的要地,在這裡駐紮著一個連的偽軍大概百十來人,和幾個小鬼子監軍。
往南,鬼子為了限制八路軍的發展,在今年開春的時候建成了兩個炮樓,每座炮樓裡駐紮著十幾個鬼子和二十幾個偽軍。
這是岡村寧次任華北方面軍總司令以後,日軍“囚籠政策”的一部分,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
日軍在沿線的大小城鎮、車站、橋樑、隧道附近密佈據點。西邊的山柏據點,以前就是小鬼子縣城統治的延伸,現在更是配合著囚籠政策,進一步限制著八路軍的活動範圍。
這裡有一個步兵中隊,近倆百多貨真價實的小鬼子,還有一個連的偽軍做配合。
總體來說,芒牛屯的偽軍戰鬥力不強,比較好打。可是他們也輕易不出來,攻堅很可能傷及無辜老百姓。
南邊的兩個炮樓,沒有大炮之類的攻堅武器,僅僅靠著步兵去打,那就相當於讓戰士們的軀體堆積勝利,絕對是不可取的。
而且,鬼子的快速反應不是吹的,即便切斷了電話線,但是隻要鬼子一反應過來,摩托車卡車拉著士兵,半個小時的功夫就能趕到。弄不好了,連個炮樓也拔不掉。
至於說西邊的小型據點,袁鵬飛還沒那麼自大呢!二營雖然有了400多人,但是戰鬥力還是比不過小鬼子的。
即便是打一場勝利的伏擊戰,也會讓二營由富轉貧,直接變回了兩個月前的模樣。這種賠本的買賣袁鵬飛是不會做的,李雲龍也不會允許他這樣做的。
“報告。”
一個國字臉的戰士中氣十足的喊道。
“林羅,是你啊!有好訊息了。”袁鵬飛臉色一喜的說。
林羅就是那個從國統區,千里迢迢趕來參軍的小夥子。袁鵬飛覺得他孤身上路,途經數座縣城穿過幾十個村莊,避過鬼子的抓壯丁來到這裡。
不論從能力上來說,還是從見識上來說,都是拔尖的人選,所以特地把他選到了營部直屬偵察班。
而他也沒有讓袁鵬飛失望,訓練中各方面能力都表現突出,學習各種偵查技巧和新鮮事物都非常快。練兵一結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偵察班的副班長。
這次,袁鵬飛也特地把一個重要的偵察任務交給了他,已經有半個多月了。
林羅:“營長,鬼子的運輸隊如期而去,還是一個小隊的小鬼子壓著五輛大車走,打頭的偽軍約有一個連,這是這個月第二次了。”
袁鵬飛點了點頭,拿過一個本子記錄著。這支鬼子的運輸隊,他關注很久了,他們是給南邊的幾個炮樓送補給物資的。
一般來說,給炮樓送物資的運輸隊都是15天一次,一個月送兩次。但是因為南邊又新修的那兩座炮樓,消耗又增加了不少。鬼子的運輸隊沒有擴張,所以就變成了每個月固定送三次,每次相隔十天。
因為這一代有八路軍活動,所以小鬼子也是異常的小心,一個小隊的小鬼子,加上一個連的偽軍。一般的游擊隊小的幾十人,大的近百人拿他們還沒辦法。
不過袁鵬飛盯上了他們,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快到頭了。
【日軍的一個小隊:7人小隊部、三個13人分隊(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8人擲彈筒分隊構成,一共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