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座座聖廟驟然劇烈晃動,彷彿地震一般。
聖廟之間的鐘磬竟也在這一刻顫抖出聲!
不僅是京都,就連京都之外的州府郡縣,一座座供奉著聖人的廟宇竟都齊齊震顫!
瞬間引起了無數大儒的震驚。
“到底怎麼回事?”
“為何聖廟震動?”
“天啊,如此異象,到底是何人引起的?難不成是傳天下文章出世?”
太學府裡,府君殿中。
鍾府君驟然睜開雙眼。
目光直射數里,望到了刑場,在看到那兩句詩後,整個人一顫,隨即發出一聲驚歎:“這是浩然正氣?!”
浩然正氣,自古以來鮮有人養成。
因為此氣代表著世間至剛至陽,至清至正的一股氣。
刑場之中。
如此的神異的一幕瞬間讓刑部秦尚書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臉色驚疑不定,眼中猛然收縮:“這片天地的真元怎麼匯聚得那麼快?為何會有如此異象?他……他在寫什麼!”
秦尚書眼睛一眯,才氣匯聚,朝著江寒面前的那截衣袍望了過去。
作為當朝六部尚書之一,秦知秋鮮有不能看破者,然而當他雙眼望向那截衣袍時,卻只見耀眼奪目的白光,逼得眼睛生痛,竟然難以直視!
秦知秋急忙匯聚才氣,專注於眼,終究還是看到了十個字,但只看到這十個字,心中便翻起了驚濤駭浪。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這是何等振聾發聵的聲音!
江寒此時並未注意到旁人的反應,更未注意到異象的出現,他一心一意只在書寫這一篇《正氣歌》,書寫心中的感悟。
隨著他揮筆疾書,一篇千古詩詞,自筆下寫出!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
隨著江寒的書寫,方圓十里的真氣元氣竟化作雄渾的白光,環繞江寒之身,不息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