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舫碼頭。
顧名思義,這就是秦淮河上畫舫停靠的碼頭。
十里秦淮,煙波渺渺,留下千古風流。
正所謂,日近秦淮曾盛事,當年燈影槳聲連十里;天通吳楚又酣歌,何處山光水色總千秋!
這裡仍是夫子廟附近,正是金陵文化薈萃之地。
在這條並不寬闊的河上,曾留下許多才子佳人的動人故事,也傳下家國更替的悲傷。
時代早已不同,但在畫舫碼頭上,仍是泊著數十艘仿古的畫舫。
一艘畫舫就靠在棧橋上,已坐了數人。
車已停下,陳帆推門下車。
“陳先生小心!”
蔣天生說道。
“無妨。”陳帆笑道:“那位魚龍玉牌的主人,倒是讓我很好奇。”
他點點頭,看向一側,鍾一山也早早抵達,正在等他。
鍾一山手裡也抱著一個箱子,走上前來,低聲道:“龍先生。”
“我叫陳帆,鍾家主直呼我姓名就好!”
“這如何使得?”鍾一山連忙道。
陳帆拍拍他的肩,“就這麼定了,我們走!”
二人走向棧橋。
棧橋上,平一宏帶著一個年輕人站在那,朝二人拱手一禮,“陳先生,煩請交還玉牌,交出手機與相機等拍照聯絡之物,才能上船!”
陳帆隨手將玉牌還給他,也順從地給出了自己手機。
他看向畫舫上的客人,不由微微一怔。
畫舫上坐了六個人,而其中居然有他的熟人,胖子孫銘恩。
孫銘恩身旁,緊挨著他坐著一個也長得挺胖的中年男子,眉宇間和孫銘恩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