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幾位導師來說,他們欣賞一首歌曲,可能要從詞曲編幾個方面來考慮衡量。
也許會有所側重,但少不了這三個方面。
一首歌在他們看來,只要這三方面有一個或者兩個很不錯,就已經算是一首好歌了。
而這首《悟空》,商菲菲和周曲他們覺得在詞曲編各方面都屬於上乘之作,所以他們覺得這是一首很好的歌。
但對於觀眾來說,詞曲編三方面在他們的觀念中相對要弱許多,他們衡量一首歌好不好,首先是好聽,其次是能不能讓他們震撼共鳴,最後才會考慮詞曲編等方面。
這首歌無疑是好聽的。
從前奏到中間部分的唱腔,再到後面的結尾,都特別的悅耳,讓人覺得渾身都特別的舒服。
至於共鳴,大家都感受到了。
這是一首唱悟空的歌,而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一開始是充滿了反叛精神的,這也是大家最最喜歡的一段。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喜歡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不喜歡斬妖除魔的孫悟空,因為斬妖除魔的孫悟空變得圓潤了許多,沒有什麼菱角了,從他身上,大家再看不到那種肆意了。
很多看過西遊記的人都有這種感覺,而這首歌卻把孫悟空的那種反叛精神再次唱了出來,讓人彷彿又看到了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本來,大家都只是靜靜的聽著,聽那悠揚前奏,聽那令人頭皮發麻的唱腔,可到最後,大家卻是突然熱淚盈眶,忍不住揮動起雙手來。
大家很激動,因為大家彷彿又看到了那個齊天大聖孫猴子用一柄金箍再鬧天庭。
歌聲停止,整個錄製現場突然爆發出陣陣吶喊聲來:“唐小天,唐小天……”
“唐小天……”
這種吶喊,比之張龍唱完《堅守》要熱烈的多。
大家的眼淚還沒有褪去,而每個人的臉上又都帶著笑容。
這種熱情一直持續到主持人羅龍上臺。
“好了,四強之戰的最後一場演唱已經結束,不知四位導師對這兩首歌曲如何評價呢,羅大哥,還從你這裡來怎麼樣?”
羅桐有點糾結。
兩首歌都很好,但讓他感觸最深的,還是唐小天的《悟空》,因為他從這首歌裡彷彿又看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自己可能也跟孫悟空一樣吧,不知天高地厚,仗著自己的才華恣意妄為,知道經歷了許多故事,變得圓潤了,成為現在的樣子了,也成為了那個護送唐玄奘去取經的孫行者。
但在他的內心,對於年少的輕狂並不排斥,甚至還有些嚮往,可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壓力,他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他偏好這首《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