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郭靖將自己所知,關於黃裳與九陰真經的事情全部說出後,趙志敬雖然仔細推測了一番,奈何線索還是太少,終究只有一個大概輪廓。
“周老前輩最後點明,他師兄重陽真人之所以會知道這些陳年秘辛,是因為黃裳撰寫九陰真經時,把自己的經歷一同寫了進去。”
趙志敬問道:“郭大俠,方才說黃裳著成九陰真經後,將經書藏在了一個極隱秘的地方,可能確定究竟是什麼地方嗎?”
郭靖認真思索片刻,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不知道,按照時間推算,九陰真經該是數十年後才在江湖中出現。”
“至於是誰第一個發現的,可沒有人說得清楚,只知道當年江湖中人為了爭奪這部九陰真經,死了數百人,因此受牽累的更是不計其數。”
“說來也奇怪,無論是誰得到了這本經書,最長不過半年時間就會被人發現,各路人馬你爭我搶,巧取豪奪,沒有一日停歇。”
黃蓉想起孃親為了默寫這部九陰真經勞神費力而死,心中不免難過,嘆道:“爹他老人家曾說過,真經中的武功玄妙無窮,只要是學武之人都會為之神魂顛倒。”
“天下英雄都想將經書據為己有,因此事情越鬧越大,重陽真人、七公、段皇爺還有我爹便約定華山論劍,能者得之,才算將這場禍亂平息。”
這段往事趙志敬是知道的,重陽真人雖然得到了九陰真經,卻不許門下弟子修煉,仙逝前吩咐周伯通秘密藏好,但後來幾經展轉,終於還是被郭靖等人學去。
“在貧道看來,以黃裳的聰明才智,真想要藏起兩本書,絕不至於被人找到。”
“就算機緣巧合之下流入江湖,得到經書的人也不該半年時間就被發現,除非”
黃蓉心思敏捷,已經猜到趙志敬要說什麼,接道:“趙道長的意思,是有人故意在暗中操縱,為的就是讓江湖中人自相殘殺?”
趙志敬先是點了點頭,跟著又搖了搖頭,“幾十年前的事,如今說什麼都只是猜測罷了。”
“但如此行事作風,很像公平教的手段,如果黃裳當年閉關的所在就是西域一帶,那被公平教的人盯上也不奇怪。”
黃裳雖然是徽宗年間的官員,但活了一百多歲,那時就該是哲宗在位,所以丁春秋從少林寺逃脫的時候,黃裳肯定尚在人世。
不過如今的明教總壇是否在西域崑崙山還未可知,與遠在星宿海的公平教一樣,想要找到蛛絲密集都是大海撈針。
“趙道長也不必太過介懷,沒準李莫愁是故意分散咱們的注意,打算禍水東引,好為公平教掩飾。”
眼下忽必烈雖然沒有徹底停戰的意思,但蒙古大軍後撤將近百里,襄陽城之危已經算解了大半。
宋蒙戰事不起,公平教有再多的手段也只能在江湖中興風作浪,無法像當年一樣禍及天下。
“這次大戰之後,蒙古再次興兵攻打襄陽,就該是蒙哥即位大汗,將近二十年後的事了。”
趙志敬心中盤算,想要在離開前將公平教徹底剷除恐怕是不可能了,但只要把他們牢牢壓制在西域一帶,也就掀不起什麼大的風浪。
明教與公平教的事至此告一段落,眾人又商議一陣接下來的戰事走向,都覺得只要穩紮穩打,不主動犯錯,那不管忽必烈如何用兵如神,襄陽城都是萬無一失。
當晚郭靖就在府中設宴,為趙志敬等人接風慶功,朱子柳、魯有腳等人悉數到場,賓主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