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三天時間,趙志敬果然帶著鹿清篤吃遍了整個潼關。
鹿清篤一開始還有些忐忑,不知道師父究竟是有什麼打算。
可等到吃上剛剛做好,熱氣升騰,肉香四溢,口感鮮嫩多汁的潼關肉夾饃,他便將一切都忘到腦後了。
師徒二人一路逛,一路吃,鹿清篤大快朵頤,可以說是吃得不亦樂乎。
趙志敬除了負責給錢之外,偶爾也提些關於廚藝的問題。
比如灌湯包要如何做到鎖住每一滴湯汁;東坡肉的原料要選擇哪個部位;羊肉湯泡饃的羊湯怎麼才能去掉羶味。
每到這個時候,鹿清篤都是十分認真地聽著,照比練武更為全神貫注。
如果回答得到了師父的點頭肯定,那他自然眉開眼笑,若是看見師父搖頭,就會反覆思索,甚至直接去問店家,總之一定要有個確切的答案才行。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這天晚上,師徒二人在路邊買了兩碗豆,趙志敬嚐了一口,感嘆道:“咱們現在吃的這豆以鹹鮮為主,但是到了江南和兩廣一帶,口味就變成以清甜為主。”
此時鹿清篤正覺得滋味有些淡,聽到師父這麼說,驚訝道:“以清甜為主?徒弟真想不到那會是什麼味道。”
“遠不止如此。”
趙志敬接著說道:“要是到了巴蜀一帶,當地人嗜辣如命,便是這碗豆,也非得加上三勺椒不可。”
鹿清篤聽得悠然嚮往,早在重陽宮時,就聽人說巴蜀之地乃是天府之國,“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尤其以麻辣鮮香著稱。
“我若是有朝一日能去到那裡,一定得把回鍋肉和蒜泥白肉兩道名菜學會,帶回來給師父和師兄弟們嚐嚐。”
想到這,鹿清篤突然一愣,原本經過兩天時間已經隱約出現在腦海裡的念頭,此刻終於確定下來。
“師父.”
趙志敬卻擺擺手道:“不急說,等明天師父帶你去吃完潼關最後一個地方,咱們再細說。”
轉過天來,師徒二人離開落腳的客棧,又一次來到城中往來行人最多,各類美食彙集的街道。
“清篤,吃完這餐咱們就要回山了,還是跟之前一樣,由你來選擇吃什麼。”
鹿清篤看著眼前人頭攢動,耳裡喧鬧聲此起彼伏,不時還有縷縷香氣鑽入鼻中,用前所未有的認真態度,將自己吃過的潼關美食想了個遍。
“師父,弟子還想再去吃一碗澆頭面。”
趙志敬微笑頷首,其實無論鹿清篤怎麼選,這趟潼關之行的目的都已經達到,但看見徒弟能夠完全領悟了自己的用意,自然是格外欣慰。
兩人再次來到城北那間很不起眼的小店,還是一人一碗澆頭面。
這缺油少鹽的素面味道始終如一,不過鹿清篤心有感悟,連湯帶面吃得乾乾淨淨,而且沒有再要第二碗。
“清篤啊,你是所有師兄弟中第一個透過考驗的。”
在師徒二人回山的路上,趙志敬輕輕拍拍徒弟肩膀,肯定道:“今後無論是下山遊歷,還是留在山上,你都可以自己決定。”
鹿清篤使勁抹了抹臉上的淚水,玉女峰就像那碗澆頭面一樣,不管自己走得多遠多久,它就在那裡怎麼都不會變。
“多謝師父!”“弟子決定好了,等到積雪消融,就往西南入川,好好磨練廚藝,一定不辜負師父的苦心栽培!”
等到師徒二人回山,這件事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鹿清篤也恢復了常態,又開始掄起鍋鏟,變成了在廚房裡誰都不準造次的坐忘觀二師兄。
而在之後的兩個月內,趙志敬差不多帶著每個人都單獨下了一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