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坐忘觀終於建成,華山上的天氣也開始逐漸轉冷。
自從在丁唯忠那裡,確認了公平教掌握著類似“三尸腦神丹”一類的藥物,趙志敬回山後便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去與徒弟張清致鑽研醫書毒經。
另外早有打算的嵩山少林寺之行,此時也被放到了最近的計劃之中。
華山與嵩山距離頗遠,一個來回少說要二十天左右,如果大雪封山那就更是難行。
所以不如趁著坐忘觀已經建成,觀中暫時也沒什麼急著處理的事,儘快在冬雪前將這件事完成。
畢竟猜測到公平教極有可能與星宿派的丁春秋有關聯後,不親自去查個明白,心裡如何都不會踏實。
“師父,弟子有事求教。”
這天趙志敬正在靜室之中打坐,盤算著兩日之內就該動身,到時要不要帶著一兩名徒弟同行。
門外突然有人來到,聽聲音該是楊過。
“進來吧,過兒。”
楊過推開房門,恭敬施禮,隨後說道:“師父,您前日傳授的太極拳,有些地方弟子始終參悟不透,所以懇請師父指教。”
趙志敬欣然點頭,一眾弟子裡悟性最高的就是楊過。
之前也是因為楊過挨個纏著師兄們把專屬的武功教他,自己這個做師父的才有將各種武功再次提升的空間。
“師父傳授時,曾說.”
楊過將想不明白的地方一一說了,趙志敬聽後沉吟片刻,其中小部分是因為功力不足,圓轉如意的圓轉有了,但是做不到如意。
大部份則是太過注重招式,畢竟古往今來,天下間的武功都是以招式傳承,像太極拳這種開闢了武學新天地的武功,肯定需要時間去消化。
再者以楊過此時的年紀和心性,這種後發制人,偏於守勢的武功,或許也不太適合他。
“後發制人,偏於守勢”
想到這,趙志敬突然心中一動,此前看到了郭靖的降龍十八掌,趙志敬就盤算著給關蠻兒創出兩三招類似簡單明瞭,但又可以將勁力最大程度發出的法門。
當時便有“老陽生少陰”“剛極轉柔”的發現,既然如此,為何不能“靜極生動,只攻不守?”
趙志敬打定主意,當即不與楊過解釋拳法中的疑惑,而是從牆上取下佩劍。
“過兒,暫且放下對拳法的疑惑,來看為師這套太極劍法。”
聽到師父的話,楊過雖然不解,但還是點了點頭。
趙志敬便像傳授拳法時,從起手式開始,將五十四式太極劍法使了一遍。
楊過仔細看著,覺得其中劍意與太極拳頗多相似之處,都是形神合一,用意不用力。
“過兒,覺得這套劍法如何?”
趙志敬收劍站定,開口問了一句。
楊過細細回想,只覺得又遇到了與拳法同樣的問題,那些招式若有似無,不著痕跡,可沒有了招式,這拳法劍法又要如何去使?
“記著師父以這套劍法與郭伯母交手時,並沒有用出許多招式,而是以意馭劍,看著雖只有一招,卻又是應變無窮。”
楊過猛然間如醍醐灌頂,之前囿於拳法與劍法中的難題頓時迎刃而解,真是喜不自勝,激動到了極點。
“師父,弟子悟了!”
趙志敬自然替他高興,笑道:“既然悟了,剛才的劍招可全記住了?”
“只記著五招!”
“難得難得,不必著急,再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