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殿中,全真五子屏退了其他弟子,此時只留趙志敬一人。
周伯通離開重陽宮的訊息,已經由趙志敬稟報給諸位師長,眾人都知這位師叔的脾氣,所以也未覺得奇怪。
“志敬。”
丘處機當先開口,“替我教下山傳道一事,你當真考慮清楚了?”
早些時候,趙志敬已經先找了師父王處一,將自己想要下山,去發揚全真教道統的意向說出。
在王處一看來,自己這個大弟子自拜入門下後,極少有離開重陽宮的時候。
上次與他說了下山傳道的事,原本以為他還會猶豫許久,沒想到周師叔剛剛離開,他便主動提了出來。
一方面是戴罪立功,如今無論朝堂還是江湖,局勢都不明朗,真要禁閉三年,外面不知已經要變成什麼模樣。
另一方面,丘處機門下弟子李志常已經成為全真教三代首座弟子,李志常武功雖非最高,但為人穩重仁厚,不出意外的話,將來便要繼承全真教下任掌教。
趙志敬與甄志丙,這兩個原本最有可能成為繼承人的弟子,另尋別處發展也是最好的選擇。
“回丘師伯的話,弟子已經考慮清楚,還要謝過諸位師長允許弟子戴罪立功之情。”
全真五子沉默片刻,劉處玄又問道:“要去何處落腳,你心中可有了打算?”
“是,弟子打算先去華山、太和山一帶,若是一切合適,便尋處道觀發揚我全真教道統。”
“若是不成,還可以往西南方向入川,到青城山、峨眉山等處尋找機緣。”
趙志敬並未忘了心心念唸的光明頂,只是那一片現在還屬西域地界,要是去那傳道,恐怕得跟教義不同的明教先打起來。
劉處玄見他已有打算,知道並不是一時衝動,點點頭不再開口。
丘處機見其他四人都沒有意見,便將事情最終定了下來。
“志敬,你這次下山雖說有戴罪立功的情節,但若真能將我全真教發揚光大,那也是無上緣法。”
“此時山下並不太平,你也不必急於在這一朝一夕,回去好好準備,等將一切安排妥當後,再出發不遲。”
“若是有什麼需要和難處,也可以在下山前提出,我等都會酌情考慮。”
趙志敬鞠躬施禮道:“謝過各位師長,弟子只有一個懇求。”
“希望各位師長允許弟子,將願意跟隨的徒兒們帶著,隨弟子一起下山傳道。”
此事趙志敬已經私下裡與師父王處一說過,王處一知道楊過和關蠻兒都極依賴趙志敬,尤其是心智未開的關蠻兒,每日裡都必須見到趙志敬才行。
只是這十七個徒弟,在重陽宮數千弟子中或許算不得什麼,但若是下了山,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就都要背在趙志敬一個人的肩上。
雖說師徒情深,可這擔子未免沉重了些。
丘處機等人對這件事也還沒有決定下來,只讓趙志敬先回去準備,等待答覆。
趙志敬施禮退出三清殿,想著日後的規劃,緩緩向自己的道房走去。
帶上十七個徒弟一起下山,的確不太容易,但手心手背都是肉,要麼一個不帶,要麼就都帶著。自己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再回重陽宮,留下的徒弟肯定就要交給旁人教導,除了修行與功課之外的那些興趣愛好,又有誰能允許他們繼續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