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敬一邊覺得自己被噁心到了,一邊又覺得還真是不好下手。
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張志光招招都彷彿弟子向師父求教一般謙遜,趙志敬每出三招,他就要叫一聲好。
這如何下得去手呢?
“趙師兄這一劍使得巧妙,師弟佩服!”
“趙師兄這一掌別出心裁,師弟自愧弗如!”
“趙師兄的內功居然如此深厚,師弟真是望塵莫及!”
就這樣,張志光反而是上場比試幾人中堅持最久的一個。
因為趙志敬前三場贏得太過不可思議,所以現在張志光一路馬屁,其他人也沒覺得哪裡不對。
可能趙志敬的武功真就是如此深不可測,才會讓張志光不斷髮自內心的稱讚。
又過了三招,張志光主動撤劍,退後一步,恭恭敬敬的彎腰施禮道:“趙師兄風采過人,不吝賜教,師弟不知不覺間便厚顏多討教了幾招。”
“還請趙師兄恕罪。”
趙志敬不由得想起申志凡,心說要給貧道披上龍袍的狗腿子又多了一個。
張志光原本跟甄志丙那邊的門人,私下走動的多。
如今見形勢有變,毅然決然的要化敵為友,這份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心性,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只不過馬屁拍錯了地方,等貧道要尥蹶子那天肯定捎帶腳給你一蹄子。
“張師弟才是人中龍鳳,貧道可要給你寫個服字。”
場邊眾人也不知道這兩人究竟是惺惺相惜,還是在擺弄些什麼玄虛,都是一副摸不著頭腦的樣子。
“李師兄,除你之外,無人再能上場了。”
王志坦提醒一句,李志常深吸口氣,明知不敵,也還是要上去走個過場。
畢竟師父與甄志丙都不在,他李志常便是眾人的主心骨,要維護好自己這一脈的門面才是。
“趙師兄可要休息一下,師弟不才,還要向趙師兄討教一二。”
李志常是第五個上場的人,也是最後一個上場的人,這場較量,已經可以決定這次大較三代弟子武功第一的歸屬了。
“無妨,李師弟儘管進招便是。”
李志常內外兼修,功力深厚,三代弟子中除了趙、甄二人外,武功便要以他為首。
只見他拔劍出鞘,已經有了些大家風範,不急不躁,先是三招起手式,表明師弟向師兄盡了禮數。
“如果全真教要選三代首席弟子,這李志常才是上選。”
趙志敬對李志常的觀感還算不錯,跟自己同門師弟崔志方基本屬於同一類人。
為人穩重謙厚,又有一定的能力,平日裡不太顯山露水,但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獨當一面。
這李志常就是在原著中,趙志敬與甄志丙相繼殞命後,最終成為全真教掌教。
趙志敬並不打算讓他難堪,也就收起了怠慢和譏諷的意思,原地揮出三劍表示還禮。
兩人長劍相交,全真劍法與一氣化三清劍法交替使用,並沒有完全的定數。
劍法中又夾雜著掌法,卻不像張志光那樣小丑行徑,非是以命相搏,但也互不相讓。
到得第二十招,李志常左手長劍平刺,右掌猛地正擊,跟著左腿橫掃而出,是全真派中“三連環”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