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谷聽到兩個兒子哭訴家中變故以及父親慘狀,在人面前裝模作樣一番,無比感慨地說道:“……唉,沒想到分別數年,泰生竟變成這般模樣了。想當年我離開時,宏家是多麼的風光啊,他身為宏家老爺子,一家之主,是那麼的意氣風發啊。如今卻……”
人們也跟著嘆息,可不是,想當年宏家產業遍佈整個禮縣,甚至還準備在其它城市開分店呢。
誰不知道宏家家大業大,就連縣爺對宏泰生也要禮遇三分。
現在家道中落,淪落到連普通小戶都不如,可不讓人唏噓嘛。
“罷了,不管怎樣我和他也是夫妻一場,就算他曾經對我不仁,我也不能對他不義啊。況且,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你們的爹,我便隨你們去看看吧。”
在人們眼中,畢竟芩谷者就只有這兩個兒子——小女兒現在已經成了蠶絲加工作坊的東家,獨掌一方。
就算她分家出來了,那隻代表她和宏泰生沒有夫妻關係,沒有財產糾葛。
但是和子女間仍舊有繼承關係,芩谷創下的產業,按照這個小時空的習俗,等芩谷百年之後,必定是要傳給兩個兒子的。
當然,按照芩谷一開始的想法,她就算是把這些財富用來建立一個綜合的慈善機構,然後交由朝廷打理也不便宜這兩個白眼兒狼。
事實是,這裡還沒有這樣的先例,也沒有這樣的制度。即便不傳給兒子,也會被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將其瓜分掉。
至於慈善機構,這裡的生產水平還沒發展到那種程度。想要推行以及顛覆人們的傳統思想,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過在芩谷的翠屏莊,已經有了這樣的雛形。
話歸正題,芩谷在人們或感嘆或讚歎聲中,與文進文躍前往宏家。
…………
甑氏見文進文躍真的到翠屏莊請紀氏回來“主持公道”,心中就浮起不祥的預感,連忙將自己這些年在外面培植的人找來。
託孤。
當然這是不得已的一步棋。
然而當他們碰頭打算將這些年分散到外面的財富聚攏時,與他們簽訂契約的人紛紛矢口否認!
按照他們的佈局,他們透過仙人跳或者虛假資訊將宏家財產轉移,明面上那些人與宏家簽訂了協議,那些土地啊,店鋪,以及賠償的銀子都歸他們名下。
實際上他們只是表面上擁有這些,從中抽取一部分提成,這些財產的真正歸宿於甑氏在外面的援手。
甑氏在外面培植的人大多都是對她有恩或者她對對方有恩,經歷過時間和事件的檢驗,她信得過才會把事情交給他們。
沒想到,他們找的下家卻把所有人都坑了。
對峙時,當初只是用來敷衍外界的文書,此刻都變成了真憑實據。而與他們簽訂的財產歸屬協議卻變成了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