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塊晶片上分別寫著語言,歷史,數學,異族詳解等標識,就是這個時代所必須的生活交流知識,各種崗位職業技能所需的東西,以及關於異族和末日城的簡略介紹。
當然,這只是所有人都需要掌握的東西,如果想要了解的更加細緻,則需要更系統更深入地學習。
可以選擇繼續進修,也可以自行購買相應的晶片,但是這裡的人更加務實,更偏向對自己身體素質潛能的開發。
原主這個水晶板是最基礎的影片器,在其記憶中還有更高階的,可以直接將晶片中的資訊投影到空中,平面的,三維立體的都有。但是那些影片器的價格則是普通的幾十甚至上幾百倍。
芩谷看了眼書桌,上面幾乎都是關於付凌的一些東西,照片啊,對方送的小物件兒啊。
這個時代雖然仍舊有紙張,但是因為原材料有限以及製造過程產生很多垃圾,以至於紙張顯得非常緊俏。
可見原主為了付凌弄得照片也付出了不小代價。
她順手把桌子上的自動淨化水杯以及毛巾之類的東西掃進包裡,拉上拉鍊,背在背上。
又來到床邊,撿起原主丟在床上的通訊器,比晶卡稍微厚長一點的特殊晶塊,依舊通體透明,看得見裡面有一張撲克大小的黑色晶片。
芩谷劃開通訊器,將裡面設定為震動提醒,揣進兜裡,出發。
原主父母齊魯安和周麗還在上班,他們在社群的基礎物資中心工作,就是製造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的地方。
每天早上八點半出門,要晚上七點鐘左右才回來。
這樣的生活看似無比枯燥,也沒有絲毫自由和娛樂可言,但是兩人卻無比珍惜。
嚴格說起來他們應該是末日二代人類,也就是異族降臨時爆發那場慘烈大戰後,倖存下來的人的子女。
他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戰鬥的慘烈,卻也看到過在末日城建立之前滿目瘡痍的世界,兇殘的異族,以及大浪淘沙的生存絕境。
他們現在六十多歲,這座城就存在了六十多年,可以說他們的成長就是末日城建立起來的過程,一點點見證新秩序的建立,看著所有一切步入正軌。
他們比誰都更懂得這座城對人們意味著什麼,所以他們並不覺得枯燥,反而更加珍惜現在這一片安寧。
至於原主,實際上應該是末日四代。
齊魯安夫婦兩因為也受到末日餘波波及,無法生育,直到快四十五歲的時候才撿到一個孩子,就是原主千葉。
那個時候大部分出生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末日三代生下的,第四代。他們沒有經歷過末日的慘烈,也沒有見識過建城之處的艱難,他們是在新秩序建立後在完全和諧平靜的環境下長大的。
所以在他們看來,如今這種把人當做機器一樣管理簡直沒有任何人權和自由,他們更渴望衝破這樣的束縛,提升自己的體質實力,去前線真正與異族戰鬥。
芩谷在門旁的留言板上寫下自己去約會,地點,以及大概回來的時間。
這也是她在自己本體世界裡對孩子們的要求:不管去哪裡,不一定要完全徵求同意才決定,但一定要先告知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