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軍前沿陣地左翼。
負責防禦的3營長感覺自己要瘋掉了。
“你們怎麼搞的,是不是沒有瞄準?!”
他朝著電臺麥克風一頓狂吼。
“抵近!抵近了給我打!我都能看到他們挖掘機的長臂了,轟掉它!”
吼完了,接著放下話筒,拿起望遠鏡朝前沿陣地上觀察。
果然,他看到遠處的山坡邊緣,幾根鐵臂正在揮舞,看起來就像一個熱火朝天的大型施工現場。
怎麼可能!
他之前呼叫了炮火覆蓋。
但是沒用。
那幾個鐵臂一看就知道是挖機在工作。
紅軍旅居然明目張膽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動用機械挖路!
他們當然想挖路了!
只要在那個專門用來對付坦克的斜坡上挖出一條一兩百米的斜路,原理上是可以降低坡度,然後要做的就是講坦克開上來,直接衝擊左翼的前線陣地。
這裡和主戰區不一樣。
主戰區那邊有重兵把守,這邊只有一個營,而且其中一個裝步連還放在了前沿緩衝帶上。
可以說,這裡的防禦很薄弱。
不過之前已經進行過戰術論證。
因為這裡地勢的原因,所以無論是坦克和裝甲車都不可能從這裡衝上來,要上來,只能是步兵徒步攻擊。
這樣只需要不到一個營的裝甲兵力就可以完全壓制這些毫無裝甲防護的步兵。
要知道,裝甲部隊對於徒步步兵那可是完全的碾壓性質,根本不需要擔心任何的風險。
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
紅軍旅在挖路,只要路挖好了,他們的裝甲部隊就可以爬上山坡,發起衝鋒。
而且,既然能夠突破這裡,紅軍旅的指揮員肯定會調動兵力集中火力攻擊這裡,將左翼作為開啟藍軍防禦缺口的重點攻擊地帶。
集中力量,擊其一點。
只要左側淪陷,藍軍的側翼就會收到威脅,完全暴露在紅軍旅的威懾之下,為了自保,藍軍整天防線只能收縮和後退。
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就是突破藍軍整個防線的關鍵點。
望遠鏡裡,兩個藍軍的戰鬥小組扛著反坦克火箭筒,從側面迂迴過去,想擊毀還在施工的三輛機械工程車。
其中一組不小心被紅軍負責警戒的火力發現,輕重機槍歡快地嘶叫起來。
藍軍幾名戰士的腦袋上冒出了藍煙,“陣亡”收場。
“注意掩護!注意掩護攻擊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