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南疆邊境雷區排雷的時候,掃雷班的班長羅興對莊嚴十分嚴厲。
每天要求他們手持探雷針趴在地上戳上數千次,有時候會將各種不同型號的地雷甚至有時候會故意將破膠鞋、石頭、瓦片等等亂七八糟的雜物也埋在土裡,讓莊嚴靠探雷針去戳出裡面是個什麼東西。
頂尖的排雷兵可以光靠手裡的探雷針就能大致上確定土裡到底是什麼型號的雷。
因為他們對排雷針尖上戳到的任何物體表面都有一種“記憶”式的手感,就像各國不同型號和編號的潛艇的聲吶特徵一樣。
只要記住了這個特徵,在記憶力就能找到相同的手感。
其實,這還需要極其豐富的排雷經驗。
你遇到的雷越多,排過的型號越複雜,對雷場就越有把握。
好在莊嚴在南疆雷場所見的雷裡涵蓋了不少世界上主要大國的地雷型號。
畢竟Y國這個國家當年和鷹醬家也打過仗,鷹醬撤退之後也在南方留下了而不少武器彈藥,其中就有M制地雷,後來得到了某老大哥的幫助,軍火上也得到支援,其中也包括了現在偵察兵比賽中標配的E制地雷。
所以,莊嚴覺得一點問題都沒有。
全隊人裡,排雷沒人能比得上莊嚴。
他覺得之所以自己有今天這份超群的排雷能力,完全得益於當年羅興的嚴苛要求。
嚴師出高徒,這話從不會錯。
嗤——
莊嚴的探雷針,力道剛剛好,準確地刺入土中。
按照步兵佈雷的標準,每平方米中一般會存在3顆地雷。
探雷針下針也有技巧,每隔多少厘米來一針,都有講究。
太疏,會漏雷;太密,會影響排雷效率。
說起來很輕巧,實際上這30米長,1.5米寬的雷場排完,要刺多少針連莊嚴都沒有具體統計過,但是每排完一次,人都好像要虛脫一樣。
咔——
莊嚴的排雷針遇到了阻力。
“有東西!”
他小心地停下了腳步。
現在,莊嚴的兩隻腳完全踩進了鐵絲網中。
鐵絲網是一根根拉直的,跟障礙場和戰術場那些鐵絲網一樣,中間有一個個間隔空隙。
這些空隙大約夠踩進一隻腳,莊嚴必須把兩隻腳踩進不同的空隙中,彎著腰將探雷針伸進鐵絲網中探雷。
他深吸一口氣,穩了穩心神。
然後在剛才此處的那個小孔旁邊刺了幾針。
他這是在試探底下的雷到底多大,是什麼型號的雷。
雷的型號不同,大小不同,標記的時候使用的旗子也不同。
一般的小型防步兵地雷只有個月餅大,可是大毛子的一些雷種卻跟飯盆差不多。
在狹小的通道內,如果不注意大小,依舊會踩中,依舊會被扣分。
莊嚴確定探雷針下面一定有雷。
他拿出旗子,輕輕插在上面,將地雷標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