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勇士?
莊嚴在那一瞬間,得到了一個清晰的詮釋。
這個詮釋,是老志願兵孫江峰用行動給他進行了最好的註解。
即便是萬里挑一的特種兵,對於這位英勇的老兵都不得不佩服到五體投地。
莊嚴忽然明白,為什麼那臺推土機看起來那麼“殘”了。
玻璃窗、車身上面彈痕累累。
都是炸出來的。
當然還有很多事情莊嚴是並不知道的。
例如這種叫做“壓推法”的排雷方式,實際上也是許漢源和孫江峰在第一次大掃雷的時候總結出來的。
當時的孫江峰還只是個士兵,當時的許漢源還是個掃雷大隊的隊長。
有的人,天生就具備勇士的氣質。
當年第一次想出這個辦法的時候,需要有人做嘗試。
推土機開到雷場邊,許漢源掃了一眼隊裡幾個學過推土機的兵,問:“誰上?”
許漢源自己是真沒開過這玩意,他倒是想上,可是上不了。
當年的隊伍中,一個黑手高個的上等兵舉起了手。
“我!”
一個字。
簡單,明瞭,直接。
那是當年只是個士兵的孫江峰。
許漢源從這次之後,永遠記住了這個名字——孫江峰,西蜀省某地的一個農村士兵。
正如當年的抗日川軍,蜀中永遠不缺英雄好漢,那種帶著死字旗義無反顧走向戰場,“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的勇氣在骨子裡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第一次用推土機排雷,沒人知道可行不可行。
不過不試試,那就永遠不知道。
正如飛機有人試飛,這種土製的掃雷車,也需要有人驗證。
但是,孫江峰那次試車,比試飛的危險性還要高。
試飛未必出問題,但是試這種排雷車,你開進雷場那是一定會遭遇爆炸。
能不能扛住?
理論上可以,但是理論上的資料只是理論。
第一次開著這種掃雷車掃雷,由於沒有經驗,沒開出多少米,車子就被炸壞,趴在雷區裡。
許漢源親自帶著人拿著探雷針,一針針探雷,把已經後背溼透的孫江峰從雷場裡救了出來。
回來一總結,許漢源發現了問題。
被炸壞的是推土機的發動機。爆炸是因為車鏟子推到了一顆58式防步兵雷,由於已經被推出地面,爆炸毫無阻攔地在瞬間完成,彈片將整個駕駛室的玻璃打成了馬蜂窩,其中一片彈片居然直接擊穿了發動機的油路!
如果孫江峰當時不是穿著防護服,估計當年就直接被掛在牆上報銷了。
後來,許漢源琢磨出一種更適合的操作方法——壓推法。
先壓,後推,什麼樣的防步兵地雷都不怕,就算遇到反坦克地雷,頂多就是炸爛鏟子,安全性大大地提高了。
這些辦法都寫進了許漢源編纂的一本《熱帶山嶽叢林地帶大面積掃雷法》的教材裡,在這之前,PLA內部是沒有一本類似這樣完整的排雷教材。
嘭——
咣——
各種爆炸聲不絕於耳。
雖然採用壓推法,不過仍舊會有個別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