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還是沒能及時趕到。
雖然他跑得足夠快,但是飛行器墜落僅僅幾分鐘就夠了,腿再快,快不過墜落的速度。
他眼睜睜看著張能駕駛的動力三角翼在天空如同一隻受傷的鳥兒一樣以一種奇怪的螺旋翻滾姿態朝地面墜落下去。
後來從許燕的口中,莊嚴才知道這就是動力三角翼在極限飛行中最怕遇到的整機側翻導致失速。
這種意外一般由於在動力三角翼處於極限附負荷情況下進行大角度機動時候發生。
因為整個動力三角翼在極限狀態下,只要遇到一點點意想不到的氣流,就能讓整個已經處於十分脆弱的姿態瞬間失衡。
後果就是失速。
失速意味著失去對飛行器的控制,這是極其可怕的事情。
到最後能不能改變姿態,將飛行器改出這種該死的致命狀態,完全靠飛行員的經驗和冷靜。
許燕比莊嚴早到,在墜機地點附近拿著對講機一路和空中的張能進行對話。
“張主任,棄機!棄機!”
“高度還有,還可以改出,如果改出成功,可以為後續研發和使用留下更多珍貴資料……”
張能的口氣裡透著一絲焦急,但總體還算冷靜。
“張主任!棄機!”
許燕覺得張能真的瘋了。
這時候了,還要什麼資料?
張能在空降兵研究所裡有一個綽號,同事們背地裡其實叫他“瘋子”。
哪瘋?
別人不看好的專案,他做,而且一做就是幾年。
就像這個動力三角翼的專案。
有“聰明人”說這玩意又不是什麼戰鬥機之類的大國重器,價格也不算貴,何必投入資金去研發?建議還不如直接找國外廠家訂購算了,省錢又省事,沒必要跟自己過不去。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拿來主義”從來都很方便。
但是張能據理力爭,說這是短視!這是鼠目寸光!買得來裝置,買不來技術;買得來動力三角翼,買不來自主研發和生產!
如果永遠都是“拿來主義”,如果有朝一日爆發戰爭,別人一封鎖,自己就亂了套!
看到臉紅脖子一副暴走的樣子,那些“聰明”人看了就笑,說我就說說,你何必像個殺父仇人一樣說話?
張能脾氣就上來了,說你這就是坑害我們軍隊!
“聰明”人說:“沒那麼嚴重,不就是一個小小的動力三角翼?有你張能說得那麼嚴重?不要上綱上線,你這是在危言聳聽!”
爭執到最後,張能拍了桌子,最後還是領導協調,說先試試,看看有沒有成果,兩年為期,搞不出來比國外好的動力三角翼,專案就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