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從洗漱間回來,用毛巾擦著水淋淋的頭。
今晚可算是過足了癮頭。
在附近部隊的靶場上,整個獵人分隊進行“固定姿勢反應射擊”和“搜尋中轉身判斷射擊”兩個科目的實彈練習。
和白天的射擊科目不同,夜間射擊更講究“槍感”。
速射和精度射不同。
速射是近距離格鬥式射擊,當你使用到這種射擊的時候,精度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速度。
先開槍者勝利活下來的機會比後開槍的大多了去了。
所以,速射的精髓在於一個“速”字。
正如這幾天,韓自詡不斷教所有人進行步手槍互換射擊時候強調的一個要素——當你短距離接敵的時候,不要想著怎麼去瞄別人的腦袋,正確方法是,你必須用你最快的速度抬槍,儘可能縮短槍管抬起的行程而指向目標,先敵開火。
在莊嚴的印象中,從前但凡是看影視劇,裡面要表現一個槍手牛逼,或者一個狙擊手牛逼,開槍後都是對方的眉心中出現一個小血洞,然後後腦勺上血漿飛濺。
反正只要是牛逼的主角,開槍一定如有神助,必中眉心。
如果你是個影視劇中的主角,開槍不中眉心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說你自己是主角。
現在,莊嚴才知道,原來開槍不一定要射中堆放的眉心。
在實彈練習之前,莊嚴向帶隊的孫鴻漸提出了疑問——如果一個人不是被擊中腦袋,那他可能會在瞬間不會死亡,如果他還有一口氣,豈不是要被他抽槍反擊?
真要這樣,倒黴的不是自己?
在莊嚴的固有觀念裡,命中眉心絕對是最佳的選擇。
因為腦袋裡有個東西叫腦幹,只要命中它,瞬間可以切斷大腦對四肢的控制,令敵人安全沒有能力對自己發動任何反擊。
孫鴻漸當時就笑了,將莊嚴交出列,然後一起來到靶子面前。
在十米的距離上站定,孫鴻漸說:“老章,給咱們倆吹個哨,卡下表,當個裁判。”
倆人面前的都是半身靶。
對於十米射擊半身靶,這件事莊嚴很有疑問。
今晚的科目都是近距離射擊科目,問題是出發的時候帶的卻是半身靶,這就有些奇怪了。
這不是太小看自己和隊友們了?
十米半身靶,莊嚴覺得自己閉著眼睛都能打中。
當然了,也有一種可能性。
那就是孫鴻漸要求所有人的子彈都擊中頭部,這就可以提高難度。
“莊嚴,現在模擬我們短距離遭遇敵人。從拔槍到響槍開始計算,子彈三發,看看誰的速度快。”
“三發?”莊嚴笑了,說:“隊長你確定是三發?三發要求擊中什麼部位?”
“沒錯。”孫鴻漸十分肯定:“隨便你怎麼打,打上靶就行,用你認為最好的接敵辦法開槍。”
“好!”
倆人站立,雙手呈自然下垂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