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沒錯,給你減輕負擔。”張建興說:“我打算將韓小北調去炊事班當飼養員,然後調整一下炊事班的人員結構。”
莊嚴大吃一驚,趕緊問:“為什麼要調走韓小北?”
張建興眉頭皺了起來,問莊嚴道:“這不是你想要的嗎?這人在你到班裡,會拖累整個班的訓練成績。”
莊嚴忍不住道:“連長,從一開始,你把韓小北留下,就應該很清楚他是怎樣的人。”
張建興說:“沒錯,我的確是想過。我當時只是有一點點的奢望,覺得你可以把他帶好,如果你當天不出面,我是不會留下他的。我觀察了這麼久,我覺得韓小北根本不想當兵,他沒有動力,曾建完全不同,曾建想考軍校,他有足夠的動力,也很拼命,韓小北不行,他沒有動力支撐自己,他當兵當得心不甘情不願,這種兵不會成為好兵,他只想混兩年回家然後安排一份工作,讓他去當飼養員,是對他最好的安排。”
此時的莊嚴覺得張建興這是在找藉口。
他認為,與其說張建興當初留下韓小北是覺得自己可以帶好這個兵,倒不如說他當時沒法向副政委熊國漢提出拒絕,說不要韓小北。
“連長,我覺得你這麼做,會對韓小北很不公平。”莊嚴說。
張建興有點不高興了,說:“噫,上禮拜你們班還因為他導致二練習打得一塌糊塗,當時你還很生氣,怎麼?今天你還幫著他說話了?”
莊嚴說:“連長,我還是希望能將韓小北留在三班。如果將他送去養豬,對他肯定是很大打擊,說實話,最近韓小北已經有進步了……”
“進步!?”張建興打斷了莊嚴的話頭,低頭從抽屜裡拿出一疊紙,將它放在了桌面上,用手敲了敲。
“知道這是什麼嗎?”
莊嚴搖頭。
“韓小北的檢討書。”張建興說:“說實話,我也沒指望著韓小北能認真檢討自己。上禮拜他和方大寶打架,我讓他們兩天內腳上檢討書,方大寶按時交了,韓小北第三天才交過來,我一看,就火了!”
說著,將那疊檢討書推到莊嚴的面前。
“你自己看看。”
莊嚴先是用手挑起第一封檢討書,發現下面還有三份。
也就是說,韓小北一共交了四次檢討書,不過沒有一份是過關的。
開啟第一份,莊嚴頓時傻眼了。
只見上面寫著一句話——
“今天我和方大寶打架,我有錯,不過他也有錯,我檢討自己。”
第二份——
“由於我思想覺悟不夠,所以和戰友打架,我不應該這麼做,我錯了。”
第三份——
“我打架給班裡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我後來想了又想,覺得這次的事情是我做得過火了,我沒有搞好團結,我有錯,我認罪……”
看到“認罪”二字,莊嚴都忍不住想笑。
如果不是張建興就在對面看著,自己早笑出聲來了。
這個韓小北,很顯然他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源,也沒有心思去剖析自己存在的問題。
這種檢討,與其說檢討,不如說是狡辯。
可見,韓小北表面看起來慫慫的一個,內心卻無比倔強,認定的事,死活就是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