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丸都城,準備出使鮮卑,讓軻比能協助牽制大魏幽州兵力的高仁,正在忙著將財寶裝上馬車。
現在整個高句麗的各個城池,都在抓緊時間收割還沒有完全成熟的糧食,然後儲存到城池當中作為軍糧。
高仁這次出使鮮卑的目的便是為了高句麗,再多爭取一些收割糧食的時間。
帶上財寶之後,高仁在一隊高句麗騎兵的護送之下,動身前往鮮卑軻比能部。
“希望這次能有一個好結果吧......”
坐在馬車上的高仁,回想起自己出使大魏的精力後,在心中默默的想到。
鮮卑軻比能部,軻比能看著身前的無數鮮卑騎兵,舉起了手中的馬刀,高聲喝道:“高句麗的女人和財寶,都在等著鮮卑的勇士親手去取!隨我出發!”
所有鮮卑騎兵們都舉起手中的馬刀,齊聲歡呼。
接下來在軻比能的帶領下,三萬名鮮卑騎兵大軍開始向高句麗進發。
這次進攻高句麗,軻比能以三萬名鮮卑作為先頭部隊,還有七萬鮮卑騎兵在大魏的糧草到位了之後,便會動身前往高句麗作戰。
三萬名鮮卑騎兵在草原上緩步前行,午時未至就已經到達了扶餘國的邊境。
此時的扶餘國處於鮮卑和高句麗的勢力中間,人口約八十萬左右,和鮮卑人口大致相當,略高於高句麗人口。
扶餘國對待鮮卑更多時候是敵對態度,因為扶餘國土地肥沃,糧食產量不錯,所以經常成為鮮卑人劫掠的物件。
高句麗對扶餘國則是採取聯盟的態度,不過扶餘國有時也會劫掠高句麗的百姓。
即便高句麗和扶余存在著小摩擦,但是東川王還是充分發揚了臥薪嚐膽的精神,準備在收拾了百濟和新羅之後,再掉頭對付扶餘國。
畢竟高句麗是一支扶余人分裂出來建國的,留在最後打也說的過去。
軻比能率領的鮮卑騎兵,根本沒有和扶餘國講什麼借道的事情,沿著扶餘國的城池飛馳而去。
扶余的守城將領見到大隊的鮮卑騎兵從城池下方飛馳而過,大聲的命令著麾下扶余士卒打起精神做好防守。
其實扶余和高句麗都是以農耕立國,築城保衛土地,面對來無影去無蹤的鮮卑騎兵並沒有什麼好的反制方法,只能任由軻比能率領的鮮卑騎兵公然在城下行軍。
“快,趕緊去王城告知大王,有二萬以上的鮮卑大軍入境!”
守城的扶余將領叫來一名士卒後,對著他急切的說道。
接著這名扶余將領又分別叫來四名扶余騎兵,讓他們趕緊悄悄出城,去通知扶余和鮮卑接壤的其他三座城池,要他們做好防守準備。
整個扶餘國邊境四城此時都紛紛如臨大敵,鮮卑騎兵的勇猛和殘忍每一個扶餘國士卒都十分清楚,只有依靠著堅固的城池,才能抵禦鮮卑騎兵的侵襲。
鮮卑騎兵如今就是整個大草原上的王者!
只不過軻比能並沒有讓麾下的騎兵,先在扶餘國劫掠一番,直奔高句麗而去。
至於扶餘國是否會斷了鮮卑騎兵後路一事,軻比能並不擔心,只要將高句麗殺穿了,便能從大魏的遼東返回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