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鈞在北方廚界不僅名頭無雙,輩分亦無雙。匯泉樓這位名震華北的主廚在少年時也曾向李千鈞討教過廚藝奧妙。從老爺子那論起,正該當叫石頭一聲小師弟。
美女在側,魯菜大師雖然年高德劭,卻也難免有些小興奮。說完了梵桃花的桃花糕,接下來王鐵軍又饒有興致的向梵青慧說起了石頭做的這羊肉泡饃的來歷。
傳說,羊肉泡饃是從古代的“牛羊羹”演化而來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羊肉泡饃與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之間的故事。
據說,五代末年,趙匡胤還未得志時,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一日,在長安(古時西安)街頭流浪的他,因飢餓難耐,不得已低下男兒頭向一家燒餅鋪討吃。店主看他可憐,就把幾天前剩下的兩個燒餅給了他。可放了幾天的燒餅又乾又硬,根本咬不動。
這時,他聞到了一股肉香,原來不遠處正有一家肉鋪在煮羊肉。趙匡胤便向店家討了一碗羊肉湯,把乾硬的燒餅掰成小塊泡進湯裡。沒想到,這碗燒餅吸入了肉湯的香氣,肉湯泡軟了燒餅,一碗湯泡饃吃得趙匡胤渾身發熱,飢寒全無,精神大振。
幾年後,趙匡胤得了勢,掌握了兵權,“黃袍加身”做了宋朝的開國皇帝。當了皇帝的趙匡胤,每日山珍海味,日久天長,嘴裡沒了味道。一天,他突然想起了那碗香到心裡暖透全身的湯泡饃,立即傳旨御廚速速做來。但御廚做了幾次,趙匡胤都覺得不是當年的那個味兒。
有一次,趙匡胤外出巡察,行至長安,不知不覺又來到當年流浪的那條街,又聞到了那久違的肉香。這一下,趙匡胤食慾頓起,下了御輦直奔肉鋪,讓店主馬上做一碗羊肉泡饃。
店家見皇上駕到,又是驚喜,又是惶恐。街上的燒餅鋪已關了門,店家只得讓妻子烙了幾個餅,怕皇帝嫌是死麵餅,便把餅子掰得碎碎的,澆上羊肉湯煮了煮,再放上大片牛肉,又在湯內放入了菠菜、粉絲,撒入蔥花,最後又淋上幾滴鮮紅的辣椒油。
當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羊肉泡饃端到面前時,趙匡胤嚐了一下,立刻找到了當年的感覺,於是,皇上的架子也不端了,在臣子、衛士驚異的注視下大快朵頤。吃完後,趙匡胤全身舒暢,當即賞賜了店家。
一夜之間,皇帝來吃羊肉泡饃的事就在長安城裡傳開了,越來越多的人慕名來嘗美味,店家索性把肉鋪改成羊肉泡饃館,吃的人多了,饃也掰不及了,於是誰吃誰就自己掰,反倒生出許多情趣。
梵青慧認真聽著,這位氣質美女時不時的不顧淑女儀態掩唇而笑。也不知是因為真的覺著好笑,還是因為怕捲了王鐵軍主裁的面子。李樂覺著,八成還是因為後者。
說到這兒,王鐵軍又特意向梵青慧解釋道:“這羊肉泡饃用的饃其實是一種烙饃,跟饅頭絕不是一回事,烙這種饃以河套精白為最佳,做這道麵點最重要的是湯的味道,用湯講究濃湯嫩肉,肥而不膩,青菜小料,葷素適中,賣相好壞倒在其次。”
場間,石梵二人和麵之後,已開始下一道工序。
石頭揣面烙餅,梵桃花卻在面盆上覆蓋一隻熱水袋,另外準備起餡料香素來。
但見石頭那邊擀麵成餅,鐵鍋加熱,圓餅入鍋上下翻飛,頃刻之間面香四溢,惹人食指蠢蠢欲動。
另一邊,梵桃花的面還在盆中熱發,他則在那裡搗制餡料,名為桃花糕,自然少不了桃花瓣兒,除此之外,更加了多達十幾種的香料。被梵桃花弄在一處,竟然百味調和,、不大會兒,便散發出芬芳雋永的清香之氣來。
時間點滴而過,場間兩人各逞手段,將兩種不同風格的白案技巧發揮的淋漓盡致。石頭在調湯煮肉,梵桃花則一刻不停的在揉麵搓糕。
石頭那邊是湯鍋齊上陣,用料精道,羊肉特別選的是河套黑尾羔羊,刀工嫻熟,用的正是李家十八斬中專門用於切肉的“割鹿”。火候多變,忽而熊熊,忽而文文,這種手法煮製出的羊肉可保酥香軟爛入口即化。
反觀梵桃花這邊,卻是另一派熱鬧景象。一品居大師兄不但人樣子好看,做出來的東西更講究賣相。雙手翻飛之間,一隻只精美絢爛如桃花般的糕點在他指間被炮製出來,粉紅的是花瓣兒,鶯綠的是綠葉,紅花綠葉之間暗香浮動,引人為之意動。果然稱得上色味形意俱全。
李樂將二人的表現看在眼中,心中自有一番判斷。石頭確實已拿出全部本事,這碗羊肉泡饃做出來,真可稱得上是北派白案麵點之巔峰大成作品,單就一個味字而言,已達極致境界。而另一邊的對手梵桃花,在白案一道上的實力已達藝近乎道的境界,做出來的東西品相極佳,已盡得色形二字的精要。
在規定的時間內,兩邊幾乎同時停下手上的活計,石頭最終端著一碗香飄滿場讓人一聞便口水直流,產生擋不住的食慾的羊肉泡饃來到裁判臺前。而梵桃花則為在場諸人奉獻出一盤豔若桃花盛開,香氣四溢的桃花糕。醇厚香甜的面香隨著熱騰騰的蒸汽飄散,盡顯中華傳統美食之色味雙絕神髓,令聞者心曠神怡,見者一見傾心。
王鐵軍依照完成順序,先嚐起石頭所做的羊肉泡饃,儘管幾乎嚐盡了天下美味,但在石頭精心炮製的這碗羊肉泡饃面前,在那香醇難擋的誘惑下,王鐵軍還是表現出了一點迫不及待之意。甚至不顧風度的一口氣吃掉大半碗才猶自不捨的推開面碗。
梵青慧在一旁看著,黛眉微微蹙起。儘管是在春風樓主場作戰,但她心裡卻很清楚,一品居野心勃勃,已然被整個華北餐飲界看做公敵,這位王大師剛才已經公然稱石頭為小師弟,其中的遠近厚薄,明眼人一看便知。看他這幅吃相,很難說不是為了抬高石頭的廚藝刻意為之的結果。
接下來輪到梵桃花的了。熱騰騰的桃花糕端了上來,王鐵軍貌似沉醉的樣子嗅了幾嗅,卻遲遲不肯動筷。李樂和梵青慧目不轉睛看著,只見他遲疑再三,終於嘆了口氣,自語了一句:“焚琴煮鶴,暴殄天物,這麼精巧芳香的糕點,放在口中都是一種罪過啊。”拾起一塊,緩緩放入口中,小小的輕輕的咬下一小塊花瓣兒,在齒間慢慢咀嚼。
良久,終於嘆道:“口感絕佳,齒間留香,真可謂白案糕點之究極作品。”
似乎,勝負已分!
石頭臉上已浮現失望之色,梵桃花則一副理當如此不出所料的樣子。
王鐵軍緩緩將桃花糕推開,卻又把石頭那碗羊肉泡饃端回眼前,美滋滋的喝了一口湯。又嘆道:“這才是世俗人能經常享用的美味呀。”
李樂和梵青慧幾乎異口同聲:“王大師以為哪個贏了?”
王鐵軍左右看看,緩緩說道:“如果單就二位的白案技藝評價,一品居的梵師傅做出的這道桃花糕實在勝出許多。”
他言猶未盡,話中還有話。梵青慧和李樂都沒說話,聽他繼續說下去:“但,咱們都是幹這一行的,庖廚之道講究味,意,色,形,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引人食慾,讓人吃飽吃好,所以,我以為這評價高低,味道才是第一位的。”
他頓了頓,轉頭看向梵桃花,又接著道:“一品居的梵師傅,白案手段確實驚人,我在這一行幹了四十年,也只見過一兩位老師可與之媲美,但您做出的這道桃花糕,實在是太精美了,已經近乎藝術品,讓人一見便想到那粉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滿肚子食慾都化作雅骨,哪裡忍心吃下去。”
“而太行樓的石頭小師弟。”他轉而將目光投到石頭身上,話鋒一轉續道:“你做的這碗羊肉泡饃,無論是賣相還是製作的手法,都不足以跟梵師傅相提並論,卻唯獨這味道,與之相比似乎更勝一籌。”
一方面勝在手藝和賣相上,一方面則只專精於味道而更勝一籌。這要怎樣來決斷?
PS:謝謝兄弟們接連數日的給力打賞,奇蹟般的在月票榜上站了四天,在此深表謝意,沒什麼可說的,今天小爆發一下,5K大章之後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