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明倒不是對方寒這個人有多大的怨念,事實上他更大的怨念是來源於對現行制度的一種不滿,亦或者說是長期工作壓抑的一種不滿。
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門,任何時候,關係戶永遠都是存在的。
公司裡面有關係戶,醫院裡面有關係戶,事業單位也有關係戶,甚至你去工地搬磚也是有關係戶存在。
可即便如此,關係戶總歸是少數,一個公司、一個集團、一家企業別說大多數都是關係戶,就是關係戶的比例佔少一半,這一家企業就距離倒閉不遠了。
關係戶往往就意味著能力不足,亦或者能力欠缺,你沒有達到標準線才需要走關係的,真要有能力,其實那已經不算什麼關係戶了。
高懷明今年四十六歲,副主任醫師,沒有在內科擔任職務。
這樣的年紀,又是在燕京醫院這樣的頂尖級三甲醫院,高懷明絕不是庸才。
要不是燕京醫院能人太多,主任醫師都是一抓一大把,高懷明這樣的至少那也能擔任一個科室副主任,主任的職務也不是不能覬覦。
除了燕京醫院等個別特殊一些的醫院,將多兵少的情況幾乎是不會出現的,哪怕是一些省份的頂尖三甲醫院,副高以上的醫生也是不怎麼多的,小一些的醫院副高都能當科主任了。
一步一步靠著自己的努力,靠著學習,高懷明這才拿下了副高職稱,並且能留在燕京醫院這樣的頂尖醫院,付出了多少那就只有高懷明自己清楚了。
雖然只是副高,可這一路走來絕對不輕鬆,不容易。
從實習到規培,從規培到住院,從住院到主治,醫生們可以說是一步一個坎,不僅僅要不斷的學習,還要熬資歷,熬年限。
在這個漫長的熬資歷的過程中,熬不住的走人了,能留下來的要麼已經鍛鍊的比較強大,抗壓能力強,要麼多少都有些心理問題亦或者不怪異的嗜好。
高懷明就屬於後者,他就很看不慣一些關係戶。
在內科,知道高懷明的人都知道,高醫生是一位非常嚴厲的醫生,要求嚴格,動不動就訓人......
“高醫生,小方也只是說一說自己的猜測,大家參考一下而已,何必上綱上線的。”
高醫生不怎麼怵韓進偉,韓進偉那就更不怎麼怵高醫生了,他是科主任,高醫生算什麼,雖然不是自家科室的。
方寒的水平別人不知道韓進偉卻很清楚,周同輝都感嘆,方寒就是太年輕,要不然都準備推薦方寒進保健局了。
能讓周同輝說出這樣的話,方寒的水平可想而知。
方寒現在是年輕,再過幾年呢?
“行了,老韓,少說兩句,咱們這是在會診,又不是菜市場。”
錢小林插了一句嘴,有看向方寒:“小方,那以你看中醫方面還需要做什麼檢查嗎?”
高懷明的眉頭下意識就是一皺,怎麼又問這個小年輕了?
韓進偉和錢小林這是吃錯藥了吧?
按說這種級別的會診,能讓方寒這樣的小年輕旁聽學習已經算是很提攜了,哪兒有說話的份兒?
“錢主任,雖然患者處於插管狀態,而且還在輸液,我沒有進行舌診和脈診,可從患者的症狀和其他診斷來看,輔以清熱解毒,化濁開竅的藥物應該還是可以的。”
錢小林問了,方寒也就說了,至於剛才和高醫生的對話,尊重前輩而已,謙虛一下你還當真了?
“這一點可以考慮,記錄一下。”錢小麗對王浩博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