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老。”
方寒一群人離開杜家大概一個小時左右,一輛黑色的保時捷就在杜家別墅門口停穩,杜嶽林親自站在門口等候。
車子剛剛停穩,杜嶽林就上前一步開啟車門,從車內扶出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
“大晚上還讓您老跑一趟,真是對不住。”
杜嶽林滿臉堆笑,很是客氣。
“杜總客氣了,我也好奇的緊,今晚上要是不跑一趟,可能都睡不著覺。”老人笑著道。
老人不是別人,正是滬上中醫院的副院長,滬上醫院的內科主任,人稱裴大劑的裴鴻坤裴老。
裴鴻坤今年已經六十三歲了,再有兩年就要退休了,不過以裴鴻坤的名氣和水準,即便是退休也八成會被滬上醫院返聘回去的。
裴鴻坤和杜嶽林並不陌生,兩個人以前就認識,這一次杜家老爺子生病的時候裴鴻坤是不在滬上的,他也是前天才回來,昨天就來過杜家,給杜家老爺子瞧過病。
當時診脈之後裴鴻坤就告訴杜嶽林,這是亡陽之像,病情已經相當危機了,再加上患者體虛,用藥方面更是需要慎之又慎。
昨天來的時候裴鴻坤也是開了方子的,當時留方的時候裴鴻坤就告訴杜嶽林:“我這個方子呢吃一劑就行,一劑下去如果高熱退卻,到時候我再來複診,如果高熱依舊,藥也就不用再吃了。”
裴鴻坤的意思很明顯,他也沒多大把握,藥吃一劑,倘若見效,他再來,倘若沒什麼效果,也就代表這個病他也無能為力,藥也就不用吃了,他也不用再來了。
很多人都認為中醫是慢郎中。
其實不然,厲害的中醫人瞧病,只要不是慢性病,往往都是一劑見效。
中醫治病其實對用藥是很考究的,倘若這藥對症,一劑下去就是能看到效果的,倘若一劑藥下去石沉大海,八成證明這個方子沒什麼效果亦或者不對症。
這兒說的這個效果並非痊癒,而是有好轉亦或者病情有變化。
就好比平靜的湖面,你扔進去一塊石子,湖面總是會有波紋的,有了波紋就說明你這個石子扔進去了,倘若一點波紋都沒有,那你這個石子扔到了什麼地方去了?
只有藥物對症,後續治療才能繼續,倘若一劑藥下去什麼效果都沒有,病情沒有任何變化,那就要重新斟酌了。
......
“裴老請。”
杜嶽林前面帶路,一路領著裴鴻坤進了臥室,這會兒杜家老爺子已經又睡了一覺起來了,又服了一劑藥了。
表面上看起來杜家老爺子的病情好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整個人還是萎靡不振,精神不佳,不過發熱已經控制住了,37°3左右徘徊。
裴鴻坤走上前打眼一看就看出今天的患者和他昨天看到的有了差別了。
坐在床邊,裴鴻坤一搭脈,臉上就有了驚容,患者的脈象已經有了變化了。
昨天他來的時候,杜老爺子的脈象似有似無,頭定而尾搖,呈現亡陽之兆,可是今天再診脈,杜老爺子的脈象雖然還很微弱,卻已經不似昨天按似有似無的樣子,寸關尺均有脈象。
裴鴻坤足足診了三分鐘,又換了一隻手診了三分鐘,這才鬆開,和杜嶽林一起出了臥室。
“裴老,怎麼樣?”
“齊哉,妙哉。”
裴鴻坤忍不住連連驚歎:“採用驚嚇之法而汗出,真是奇思妙想啊。”
“裴老,我父親現在?”
“已經無大礙了。”
裴鴻坤笑著道:“按方服用,悉心調養,杜老的病情會日益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