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到就好,不然我就不付他10美元了”
“恐懼會透過你們的了五官跟肢體表現出來,現在跳起來的人不必覺得難堪,因為這裡大部分人跟你們一樣,因為大腦皮質的應激反應跟不可抗拒因素,導致你們的肢體不自覺產生跳起的動作,無論是從哪個學科或者時代來講,我們都普遍認為大眾意味著真理,很多人跳起來,說明你們是正常的,而沒跳起來的人,也只分為兩種,一種,驚嚇導致四肢疲軟,也就是嚇癱了,第二種...”
她的目光飄過場內為數不多還保持鎮定的人。
“他們是病態的”
病態?隨弋跟葉子戌等人都是默默中槍了、
我們有病?
“所謂心理,就是正常思維引導行為表現而被外人冠以推理形成的學科,不是0就是1,所謂的1,就是病態心理,我這麼一說,就該有人舉手反駁我是不是罵人有病了吧”
果然有人舉手了。
阿曼達勾著冷豔的嘴角,“病態,並非指的具體病症,而是一種非正常人類心理,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從出生開始便是最懵懂的,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怕,接觸多了,有了豐富的思維情緒,就有了恐懼跟怯弱,為什麼兩三個月大的嬰兒看到老鼠不會怕,等25歲之後看到老鼠就能一下子跳到馬桶上呢?但是45歲的時候,能直接脫下拖鞋拍死老鼠..這是成長,是持續性又階段性變化的,這是正常發展規律,如果不正常了,那就是病態了,病態分兩種,一種惡性,一種善性,第一,惡性:一個小孩三歲的時候就能抓著老鼠玩,並且用鉛筆戳死老鼠,然後扔到飯碗裡嚇人,要不就是七歲的時候用小刀解剖老鼠...十二歲的時候活生生燒死老鼠,十五歲的時候因為想吃老鼠肉就在隔壁家放了一把火,他覺得這樣烤出的老鼠肉真好吃,也覺得老鼠肉會很多很多,十八歲終於不想吃老鼠肉了,就養了一群老鼠來喂貓,時不時到街上抓老鼠,一邊抓,一邊看著街上的人...二十四歲,他覺得老鼠不能總吃那些垃圾,為什麼他們一定要吃人類剩下的垃圾呢?所以,他給老鼠搞來了肉,人肉,死人肉,二十八歲,死人肉太臭了,挖坑也太麻煩,那就抓活人吧,滿大街都是活人不是麼...三十歲,他吃到了此後第一口人肉”
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系列舉例。
全場安靜。
阿曼達微微一笑,“是不是很恐怖,很反胃?其實我就是隨便說說...雖然我的確在美國一個監獄看到過上面的故事本尊...當時他已經五十四歲,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美女,你的肉肯定很好吃,比以前那兩百二十一個人都好吃”
嘔~
群體有人捂住了嘴巴、
再次進入驚恐噁心的狀態。
不過也有人對於這種話題相當感興趣,比如一些男生。
“那老師,您是怎麼回答的呢?”
“啊?”阿曼達輕輕一笑。“我說,老頭,算你有眼光”
哈!
恐懼又淡去了,眾人放鬆心情..
阿曼達手指交疊,垂放腿上,“這世上惡人很多,除非先天性的反社會人格跟邪惡遺傳,便是環境跟經歷造就,心理,就像是你們的學識一樣,會隨著一日一日的積累而改變,最後成型,比如我說著的這個人,他年少時經歷過相當不好的事情,而這些事情裡面有一個關鍵點,能一步步觸發他的惡念,又讓他骨子裡相當執著,你們覺得是什麼什麼呢?”
什麼?
很多人若有所思起來。
不過壓根沒多久。
“老鼠”
一個男生幽幽來了一句。
“對,就是老鼠,他曾在幼年的時候被家人苛待凌辱,被長時間關閉在骯髒又危險的地下室中,老鼠跟他作伴,寒冷的時候一起寒冷,飢餓的時候一起飢餓,那種情況下,他們是同伴,也是敵人,更是彼此的食物,這種經歷對於任何一個人類而言都是一種毀滅性的痛苦跟陰暗,所以,他的內心有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生根發芽,變成了他的惡性病態心理,當然,這是惡的,還有一種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