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江城市內到處觀望,還有一些人忙著災後的事情,步履匆忙。
而在一些偏遠點的小村鎮裡面,這樣的場景則是更加常見。
這是天地災劫,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轉型的陣痛期,痛著痛著就習慣了。
在漫無目的隨便逛的時候,楊希還聽見有人在說災後祈福的事兒。
由道門自己掏錢,政府幫忙打廣告,算是給吃了大苦頭的民眾來個“心靈撫慰”,同時也是暗中給大家灌輸關於修道的資訊。
想來再過不久,政府就會公開“靈氣復甦”的事兒了。
畢竟總瞞著也不成,隨著時間過去,世界的變化也會越來越大,到時候再去公佈就晚了。
目前為止,政府的鋪墊也做了快半年了,人們在潛移默化裡也接受了不少奇妙的資訊,到時候應該不會因為世界觀崩塌而把自己腦子弄壞。
而在日照市內,孫家父子正在準備著晚飯。
孫長亮安靜的坐在小板凳上幫他爸撥菜。
“爸……”
等洗乾淨菜,孫長亮才小聲的跟孫富講道:“我今天上學,聽老師說南邊遭災了,發了好大水呢。”
“嗯。”
這些天又老了點的孫富忙著切肉熱油,隨口應了一句,“你問這東西幹嘛,咋了?”
“沒咋。”孫長亮埋頭下去,轉去淘米,“就是學校號召我們捐款,說是去給那些受災了的幫個忙……”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即便是個樣子活,也是要做出來給社會看的,而且這次整條長江發瘋,造成的影響太大,政府即便大出血也難以把所有人安排好。
好在還有很多熱心人士。
孫富停下了切菜的手。
他往圍裙上擦擦,遲緩的跟孫長亮道:“你想捐錢?”
“嗯。”孫長亮點點頭,聲音有點發悶,“咱家當初,也是收了別人送來的東西的。”
東北大雪災的訊息傳出去之後,孫長亮不但收到了別人捐給他的衣服,還有鼓勵他的信件,的確讓剛剛經歷了親人離世痛苦的孫長亮感受到了溫暖。
現在他們家日子過得還行,他也想幫別人一把。
孫富沉默了。
他是個很樸實的漢子,也在新聞上看到過關於水災的報道,心裡難免同情,再想著自家受難的時候也有人伸出過援手,便告訴孫長亮,“那就捐吧。”
“當初給你奶奶攢的治病錢,現在用不上了……就捐一半,給有需要的人吧。”
他算了算存摺裡的錢,捐出點後,還是足夠支撐父子倆的生活的——雖然這個家庭只剩下了兩個人了,可孫長亮還小,以後讀書娶媳婦都得要錢,孫富得給他考慮著。
還有買房……他們現在住的廉租房兩個人住著還行,可等孫長亮再大點,就顯得擠人了。
商量好捐錢的事的以後,孫富又跟兒子說道:“我最近當了工地的小隊長,工資漲了點,等有空了,就給你換張書桌。”
災後需要重建的地方很多,孫富也就一直跟著政府打工,畢竟像他這樣的熟手還是比較有市場需求的。
而且政府也不會像黑心的包工頭那樣剋扣工資,還包吃包住,倒是比孫富以前賺的錢多了點。
等手頭一寬裕,他就想著給孫長亮一點好的。
作為父親,孫富可以吃苦,可他的兒子,不能過的比別人差!
“書架什麼的也裝上,你愛看書,別總把它們裝箱子裡面……擺架子上多好看,才有讀書人的樣子。”
一邊炒菜,孫富一邊唸叨著,眼裡不乏對未來的憧憬。
孫長亮聽著,也覺得很好。
要是他能再長快點就好了,也能給他爸減輕點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