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省,日照市。
自從大雪連續下了三個月,黃河也結冰了之後,這座比較低調的城市就被周圍逃難來的人擠滿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是,華國有些鄉村小鎮的條件並不是很好,等到雪災一來,基本上就把水電給斷了,再加上出人意料的嚴寒和雪崩,政府只好本著就近原則安排他們,把受災受傷,或者被大雪摧毀了家鄉的人都聚攏到附近的城市。
城市好歹有水有電,各種裝置在雪災中還能堅持,足夠帶給這些飽受折磨人活下去的動力。
只是人一多,事情也跟著多了起來。
尤其是城市人口暴漲之後,住房是個問題,加大供暖讓人別凍死也是個問題,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吃飯。
房子不用怕,在房地產的火熱過去以後,日照市裡面也剩了不少爛尾樓或者沒人要的“鬼樓”,政府組織人收拾收拾,再趕工建造了幾棟廉租房,就把逃難來的人安置到了裡面,平均每個房間十幾平米,勉強住人。
只是供暖起初也讓政府方面一陣頭疼,臨時建起來的房子根本沒時間去給它鋪電路和管道,是不能像常見的北方房屋一樣開暖氣的。
好在這問題沒多久就解決了。
既然暖氣不能用,那大家都燃煤,煤炭多的是,只是氣味重了點,空氣汙染多了點。
不過這時候,也管不上什麼空氣汙染了,人類自己才是最大的!
可是房子和供暖解決了,肚子又成了大問題。
人活著就是為了吃個飽飯。
這話說的是真理。
嘴巴多了,糧食就要少。
可光是待在家裡,縱使政府會發放救濟金,也不會白白養著這麼多人。
只有勞動才能有口飯吃,就業才能讓這群從災難裡逃過一劫的人感覺到生活的奔頭。
這麼多人同時湧入日照市,但是根本找不到足夠的崗位安置,有能力的自然早就被人挑走了,剩下的只能眼巴巴的做點臨時工,過了今天沒明天。
政府在這方面也是竭盡全力,每聯絡到一家企業,就放出若干工作崗位指標,由街道辦傳達到每家每戶,讓大家能有點事做。
孫富就是這“每家每戶”中的一員。
一個月前,他一聽說家裡遭了災,就立馬從打工的粵省飛了回來。
這個活了半輩子都捨不得買機票坐飛機的農民工連夜請人幫自己在網上訂了票,直飛北方,然後又是轉火車和大巴,時間緊迫下,即便明知自己遇上了黑車讓人宰了,孫富也一聲不吭的掏了錢。
只要能讓他早點回家,多花點錢沒事的。
當坐在顛簸的車上的時候,孫富還有點恍惚。
他感覺自己就跟做夢一樣。
前天還跟老婆孩子通了影片呢,然後就聽到了老家雪崩的訊息。
然後他腦子一熱,根本來不及想事情,直接找工地老闆辭了職,拼了命的要趕回去。
誰也阻止不了他回家!
可晚了就是晚了。
救災人員告訴他,他家婆娘和老媽都沒了,只剩下了一個疑似受到了刺激,腦子壞了的兒子。
到底是個十一歲的孩子,親身經歷了這樣的災難,又目睹了兩個親人死在自己面前,哪裡受得了?
孫富還記得自己踉蹌的跑到帳篷搭的臨時屋內,見到自己兒子之時的場景。
影片裡雖然瘦小,但精神頭十足的小孩兒已經變得陰沉自閉,蜷縮在角落裡面,不管別人怎麼逗他都沒有任何反應。
一直等到孫富抱住他,孫長亮才說出了這一個月來的第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