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古時修道士大多沒什麼大膽的想法,存想出來的都是中規中規的“神像”,藉以指代其神所表示的天地大道。
比如太上三清,伏羲盤古等等,不一而同。
而楊老鬼這種存想雷符的,無非是因為他懶得去勾勒神像,乾脆以一符號來直指雷法本源,更是非凡手段。
存想法有高低之分,效果強弱不同,修行它的人也有天賦之差。
其間依照修道士心性根骨的不同,存想的結果也不一樣,大體分成三種——人在神之下,神與我為一,人在神之上。
而楊希存想的,就是第二種。
“神”即為天道。
人在天道之下,則終身修行,都只能受困於一方天地之內,不得超脫,即便所修煉的存想法玄妙無比,但其人能到達的境界最多也只能是地仙,這還只是力量上的極限,對於大道的感悟是比不上另外兩種的。
人神合一,不但能成就地仙,超脫於原生種群,更能做到在那之後,一人便是一方天地,一念生滅,萬法自如。
而最後一種,則是千難萬難,古往今來的修道士沒幾個能做到的,根據楊希所知,也就當初號為“道祖”的老子李耳成功過。
要是沒有這位太上道祖,修道士的實力劃分也不會多出“天人”這個境界,頂天了就到地仙。
不然的話,自身手段就能通天的修道士怎麼可能心甘情願的供奉這位大佬,以他為尊?
“天人”之境,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天資非凡的修道士撲在這前面了。
不過楊老鬼存想本源雖然只在第二位,卻也稱得上是天賦異稟的奇才了。
先秦以來,存想能做到人神合一,並且成功成就地仙的有哪些人呢?
莊周,列禦寇,還有漢朝的河上公等等,都是這一列的人物。
所以要不是楊老鬼上輩子死的早,傳下的法脈也衰退不見了,他現在也是能被人塑像供奉的“道教仙人”了!
不過多說無益,這輩子重新練了小號,只能活在當下了。
將靈力排入肺腑,溫和而緩慢的強化著它們。
緊接著,楊希仍舊存想,引動了意識深處的雷符。
雷符綻放出璀璨光華,上面的玄妙符文更是光芒四溢,紫色的雷霆如水,順著符文流動著。
他將雷霆自雷符中勾出一縷雷光,存入五臟之內,然後內視之下本是呈現暗淡微紅色彩的肺腑立馬變成了氤氳的紫色。
第二步突破人仙,需得修道士在體記憶體想五雷,等到五雷大圓滿,再接連意識深處的雷符,貫通身體內外,三花聚頂,自然可以踏入人仙境界。
所謂五雷,就是對應五行的雷霆。
木火土金水,而雷霆在其中都有蘊含,延伸到人體之內,則有肝心脾肺腎與之一一對應。
打熬這五種器髒,再將雷霆各自存想出來,就是楊希接下來要做的修煉。
只是這功夫如同老驢拉磨,是個費時間和心思的,急也急不來。
等到結束之時,楊希長噓了一聲,口鼻中都冒出白氣,隱隱帶有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