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學說我們方丈也有讓我們淺略讀過一些,部分學說雖然殊途但卻有所共同之處,方丈也是想讓我們的思想境界更為豐富一些。」小沙彌言道,「所以因果學說中有一些承負思想也是很正常的。」
小沙彌聽秦月樓說的話以後解釋道。
「看不出來貴寺方丈思想倒是蠻開放的。」
不管是何學派或者是宗教內部都會有好人有壞人,秦月樓也知道不能一杆子全都打死,雖然他個人對於佛教中人並非特別擁躉,但一些佛家思想和學說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簡而言之,各個宗教都有一套自身的思想學說,這些思想學說若是正解那便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可若這些思想學說被曲解,那路子就窄了。
聽著這小沙彌的說法,秦月樓對於這海輪寺的方丈倒是有了一些改觀。
手中捏著那枚消業錢,秦月樓心想:「所以這寺廟的方丈,既然都已經搞出來消業錢這一套說法了,那他退回來的想法又是什麼?」
是這方丈真的能看到功德金光,因為自己斬妖除魔而不收錢?
還是這方丈看到金葉子以後,覺得自己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怕惹禍上身因此不收錢?
秦月樓也不算人情世故一竅不通之人,不過對於這退錢的深層次原因,他還是有些搞不清楚。
搞不清楚,那就不搞了。
總之小黃書所指引的目標便在這寺廟之中就對了,等到了入夜去探一探便是。
和小沙彌隨便聊了聊以後,小沙彌也帶著秦月樓同山君到了寺廟中的客房。
這客房正好建在寺中殿群之後,是專門為那些善信所建,而秦月樓也見到有三個書生正互相交流著。
小沙彌將秦月樓和山君帶到了兩間客房以後簡單說了些話以後便也離開了。
而後秦月樓四處打量了一番,便見的那三名書生有意無意的看著自己,估計是見到活的劍客,有些好奇吧。
他也不是什麼凶神惡煞之人,於是秦月樓衝著三個讀書人笑了笑,將劍背在了身後,撥開酒葫蘆的木塞以後,灌了一口。
這一葫蘆酒釀的還算好,也是先前由仙釀神通所生成的酒方,名為【少登仙道不老方】,這酒方也就是秦月樓某次閒著無聊感嘆人生苦短所生成的仙釀。
喝一口可平添壽元半甲子,同時大幅度延緩衰老的進度,稱得上是駐顏有術,就算是老來得子女也不在話下,只不過這酒對於人的作用也就在這一口當中了。
因此這酒香清甜,頗淡,不求喝個酩酊大醉,但不管是什麼酒量的人喝了,都能取個微醺正好的狀態。
適當飲酒,通血活絡,還能下筆有神。
秦月樓也有心同那三個三個年歲各不同的書生隨意聊聊天,好問問那書生對於此地的狀況有無瞭解,於是便單手一抖,
將四個小碗一併放在了客房外院落的石桌上。
隨後又兩指托住了一酒壺,同樣也是【少登仙道不老方】,也一併放在了石桌上。
「三位書生,相逢也算有緣,來喝點酒如何?」秦月樓邀請著三名書生。
一書生躊躇不決,一書生欣然赴約,一書生左右搖擺。
但那欣然而來的書生來了以後,其他兩名書生也一併來了。
於是推杯換盞,秦月樓便得知了三名書生的姓名,同時也知道了三人情況,那欣然赴約的書生叫做衛如君,躊躇不決的那個則叫做曾賢兒,左右搖擺則名為孟龍潭。
衛如君剛中了秀才,但因為家中雜事頗多,沒法靜下心來讀書,於是便搬到了這海輪寺裡找個清靜地看書。
孟龍潭則有些慘了,屢試不第,到現在也
還沒有考中一個秀才,為此發奮刻苦,也到這海輪寺裡找個清靜地兒刻苦讀書。
而曾賢兒,倒是個孝廉,算是三人中學歷最高的了。
而讓秦月樓覺得有點意思的是,這三人是被送了消業錢以後入住的。
酒喝開了以後,曾賢兒便漸漸的笑了起來,說了一段趣聞。
「前段時間,踏青訪友,遇見了一個算命的老先生,我問那老先生我能否平步青雲,老先生掐指一算,說我能當二十年的太平宰相哩。」
大靖其實沒有宰相這一職位,因為前面也說了,大靖的體制裡有閣老,開國皇帝郭嶽武廢除了前朝宰相制,設立內閣制,
而這內閣並無決策權,只是協助皇帝起草詔命罷了,只是如今內閣權力也頗大,已經和以前的宰相有些相似了,但只是換了個首輔之名稱。
「我說,哪還有宰相呢?如今新上任的首輔大人風頭無兩,三把火呢,就算我能當宰相,估計也要等六七十年了吧。」
「曾兄,倒也不必放在心上,算命的,又哪有那麼多真本事的會在街上算命呢?」秦月樓也沒管這個回答情商如何,便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