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的魔神之戰,對於民眾而言是在視效上極為驚悚的一夜,彷彿世界末日的來臨,又突兀散去。
在當時絕大多數人們都並沒有感受到什麼危機,只有視效引發的膽戰心驚。就算刀劍出鞘,往自己脖子抹的也只有苗疆那片兒,別人也就只感覺刀劍不聽使喚了那麼一會。據實際統計那一夜死傷也只有幾百苗疆人士,死因是蠱蟲爆裂,其他人連個小傷都沒受。
似乎體驗不到任何緊迫壓力,也誕生不了被什麼英雄挽狂瀾於既倒的崇慕與膜拜。
只有懂行的會知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當有人把方方面面安排得妥妥帖帖,在大難降臨之時竟能護得所有人都感受不到危險存在,其功遠比當死傷慘重了再來挽天傾的更有意義得多。
普通人不懂行,官方也不好多說。連自家女皇陛下作為陣法主力參與此戰這種可以狂吹的功勳都不太好說,因為和天道對抗這種事說出來有點聳人聽聞。別說世人信不信,就算信了,說不定覺得天道是正面、朝廷是反派的倒要佔了七八成。
官方不好說,自有亂世書來幫他們說。敵人是天道怎麼了,只要亂世書說那是「域外天魔」,那就是域外天魔。
「有域外天魔者,藏魔軀於靈族,已歷兩紀。」
「八月中秋,以朱雀白虎為祭,以蒼生血肉為引,天魔復甦,世間浩劫。」
「劍皇引動天下刀劍噬主,欲屠萬靈之血,夜九幽襲而殺之,飄渺護佑河山,刀劍加身之劫遂解。」
「嶽紅翎、夏遲遲、皇甫情、元三娘,以四象演蒼穹,困天魔恨戾之魂於虛空。夜九幽既殺劍皇,轉戰魔魂,一擊滅之,蒼生魔化之劫遂解。」
「皇甫情涅槃而生,趙長河斷韓無病白虎因果,魔軀復甦未盡,乃引靈族巫蠱血肉御靈諸法加諸其身,欲化神軀。飄渺護持萬靈,烈引血肉同寂,山崩地陷之劫遂解。」
「天魔本體現於三界之外,欲抹天道之靈,化三界為囚牢。趙長河引命為箭,與天魔偕亡。舉世囹圄之劫遂解。」
「魔神第三,劍皇隕落。」
「魔神第五,烈隕落。」
「魔神第七,白虎隕落。」
「魔神榜撤銷,併入天地人榜。」
「天榜第一,夜九幽。」
「天榜第二,飄渺。」
「天榜第三,趙長河。」
「天榜第四,皇甫情。」
「是役,魔神盡出,英雄並起,化天地之劫於無形,免紀元重開之患。英雄之血,可盡長歌。」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直到亂世書閃耀蒼穹,人們才能從這非常簡單的概括敘述裡,知道這看似沒有任何危機感的戰爭之中,究竟含了多少重天地大劫、多少次紀元重開之患,多少魔神隕落、多少英雄長存。
英雄之血,總在人所不知之處,昇平歌舞之外。…。。
其中趙長河按照亂世榜的描述都已經死了,但榜單名字未除似乎英魂永在……也不知道到底死了沒有。
人們只知道,此後三十年,都再也沒有他的訊息。
與死無異,卻在人間俠客們心中永恆。
…………
天漢三十一年,清明。
這是大漢立朝、女帝登基的第三十一年。距離那一夜的血色天河,也到了第三十個年頭。
那一夜過後,關隴歸附,西域皆平,四海歸一。神州風雨昌盛三十載,步入了本紀元有史記載以來最強的盛世,女皇陛下的聲望更是達到了人間帝王的極致。
人們都說三十年來連個區域性小災都沒有,凸顯了當今陛下果真是山河氣脈之所鍾,也怪不得
這麼多年了依然風姿綽約,除了更添三分威嚴與風韻之外,形貌幾與當年少女無異。